在香港街头,DSE补习广告铺天盖地。顶级补习名师年薪可达千万,他们的课堂录像被疯狂传播,学生宁愿排队几小时也要抢到一个座位。这种狂热现象背后,是香港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极端重视。
补习社已经发展成庞大产业,从普通大班教学到一对一VIP服务,从线下授课到在线课程,各种形式应有尽有。有补习社甚至上市融资,规模堪比科技公司。但教育专家警告,过度补习可能适得其反,培养出只会应试不会思考的"考试机器"。
DSE的热度持续升温,它既是香港教育的骄傲,也折射出深层次的问题。这个被称为"最公平的考试",真的能衡量学生的全部能力吗?在分数至上的追逐中,我们是否丢失了教育的本真?或许,答案就藏在每个香港学子的书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