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博士到国际教育老师,他将“利润原则”用在了学生的名校申请上

时间:2022-09-22 13:57:00  作者:犀牛教育 来源:犀牛教育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习要讲究真诚,不欺骗别人,更不能欺骗自己。教书也是如此!

这是犀牛人文经济学科首席导师-杨楠老师的教育理念及行动方针。他始终坚持以一个分享者的角色,把自己的观察,思考传递给学生。

之前曾在投行工作过,也做过律师,现在成为了一名国际教育的老师。丰富的经历及深入的行业了解,让他对国际教育有更深刻的认知!

今日名师访谈—杨楠老师

凯斯西储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劳斯伦斯大学数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

熟悉人文经济多领域内容

所教授过的学生提分率100%

带出多门经济学竞赛银牌以上奖项


01

浅谈学习及工作经历
分享当今新教育理念和建议

经常有学生及家长对我从投行,律师,转为一名国际老师很好奇。

也经常会有学生咨询我中美教育有何不同?专业申请如今和过去有何差异?作为一名国际生需要培养哪些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及发展的需要?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 01 丰富的学习工作经历,拥有了更多教育视角

我本科毕业以后先是在投行锻炼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去攻读经济学博士,后来发现:经济学专业到了博士阶段就是一个低配版的应用数学,便觉得无趣;又因为我的兴趣是在公共政策上,而政策推行的最主要方式是通过立法,我就又转行了法律。

取得了法律博士学位和纽约州的律师执业资格,这一段时间就在国际组织和律所工作。回国以后,我继续在公共政策领域里为爱发电,做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架桥人。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言献策中,也接触了不少大咖。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表达:这些经历让我从一个局内人的角度更深入认识了不同行业,及它们各自的发展规律和轨迹。而来到国际教育这个领域,则能让我的经历及思考帮助同学们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及维度去规划未来。


△杨老师的毕业照

# 02思想认知要升级,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很多想要去投行的同学,都会明白学好数学有多重要,也逐渐接受了本科选自然科学作为专业不输商科这一理念。放在十年前,这样的认知是先进的,但现在就远不够了。我常对学生说,想以后在金融界发展,就要准备好去学法律。

为什么?因为合规门槛在上升,飞快地上升!

以MA(merger&acquisition)为例,对方的数据搜集储存习惯、知识产权布局战略、和宏观政策的契合度,都需要你去详查;反垄断方面的考量就更不必说了。

这些问题不是丢给律所就好了,它们会直接影响到交易的构建。依靠别人去思考这些问题,就等于放手了生命线的决定权!你敢放吗?

给到同学们这样的insight,是我能带来的独特价值。

#03中美教育区别实际是高中和大学之间跳崖式转换!

中美教育有何不同,这也是很多家长询问的问题,这个或许每个人的感受和认知并不一样,对我而言,说实话,我最大的感受是两个国家相似之处何其多。

我读本科的时候,会做些勤工俭学的工作,如在学校后勤打工,刷墙补墙,还有干点木匠活,没少和工友们插科打诨barbeque。会发现我和他们的思维模式,甚至讲话习惯都有很多一致的地方。

教育方面,我觉得最主要的一点不是国内外的区别,而是大学和高中的区别。进入大学阶段,不仅无人再会为你主动规划,甚至航线都要自己确定,这是一种断崖式跳跃,就像在快要落地之前,需要造出一架飞机的节奏。

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一套合适的学习方法和好的认知体系,势必会走很多弯路。

02

说说人文社科
学习及申请的难度都有哪些?

作为一名非理工科的留学规划和授课老师,经常会被家长问道:文商社科学习的难点有哪些?在专业申请上中国学生哪些方面存在明显劣势,该如何补齐?如何看待未来发展前景?

 

#01

文科学习的难点,在于缺乏实际接触!

经济学、人文社科、理科3个学科比较,理科是更难学的。比如我本科是经济和数学双专业。数学一节课每周的作业:题目+解答,一般都是一百多页,而且所有题目,第一眼看上去都是完全没有思路的状态。

之所以有很多同学觉得文科更难,是因为缺乏接触。

譬如说刚接触IG经济的同学,会有一种很懵的感觉。因为IG经济的课程设计就是在概念上铺的很广,一大坨东西全部扔给你,但又不讲很深,所以你不能理解到位;甚至IG里有些定义是不准确的,目的就是等到A-Level、IBDP再去深入讲。

#02:

学习的关键,定要探究本源!

在这些学科学习一个概念时你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发明这个概念?

举个例子,比如说:需求的弹性。虽说计算起来不难,但是很多同学初学的时候都不明白这个概念有何意义。

微观经济学里有一个闭环问题:就是如何最大化利润?

利润=收入-成本

最大化利润的原则:就是尽可能最大化收入且最小化成本。

而弹性则可以告诉你:怎么最大化收入?是提高价格,还是提高产量?

其实这个闭环概念要比这里讲的复杂很多,但刚刚的寥寥几句话却基本能说清”弹性“这一概念的根本目的。学习历史、哲学等科目亦是如此。不要仅关注抽象的理论,而是去想一想每一个学科、每一个概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03

申请的难度,需要足量积累!

以牛津PPE和剑桥HSPS为例,在学科成绩和笔试达标的情况下,面试表现成了决定性因素,而面试能否成功突围就在于对相应学科是否有深入的了解,以及能否成系统地思考问题。

这样的理解和思考只能建立在大量阅读经典的基础之上,比如说Plato,Hobbes,Rousseau,Weber,Horkheimer等艰深复杂的作品。

读不懂、读不下去,很常见的现象!怎么解决?一句话,还是要回归本源,去思考学科的核心问题!认清这些学科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这一事实,自然就会豁然开朗。

 

#04:

申请的前景,必当回归理性!

这个领域的知识,既然平时接触的少,积累又不容易,那为什么还要申请?我们不谈兴趣,就聊一个很实际的话题,就业。

如果大家都觉得理工科接触的多、好准备、好申请,那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领域人才最先饱和。生化专业就是这样!

就拿创新药来说,这个概念在风口上吹了十年,到21年开始冷却。事实现状及原因就是:研发能力极度过剩,药企自己根本用不完,只好全民CRO(就是出卖自己的研发能力,替别人做实验)

行业回归理性,开始调整!我们专业选择,不更应该如此吗?

03

对于国际学生而言

这些核心能力培养不能忽视

对于国际学生而言,有哪些核心能力和素质是每个学生必须拥有的呢?其实从我自身的教育和工作经验来看,我明显的认识到:输入和输出这两项能力真的很重要!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职场中都需要用到,且这两项能力也直接会影响到一个人未来的发展。

 

#01

输入和输出,任何工作都必须有的两步。

其实无论选择什么专业,何种职业,最核心的能力都会包括阅读和写作。然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中学教育中,特别是在中国的国际中学教育体系里,动力非常不足的两部分。

可以在freereadingtest.com上测试一下自己的阅读速度,看看理解率在80%以上的时候,能不能读到400字/分钟。大部分同学是无法突破200的。写作就更是重灾区了。

输出的少,得到的有效反馈就更少了。结果就是即便成绩非常优秀的同学,也编排不出流畅的句子来,更不必说段落的结构和发展了。其实这只是两个很基础的能力,培养起来不难,多读多写即可,但一定要趁早。

△杨楠老师所授课程

 

#02

如何培养提高输出(写作)能力?有几点建议

对于小学初中的同学,现在有相当多的非常优秀的分级阅读素材;更高年级的同学或对写作竞赛感兴趣的同学,我们也编辑过不少针对性书单,可以去了解下,还有写作竞赛也很有必要去参加。

需要注意的是:写作一定要得到老师的反馈,找到问题才能提高

还有一个写作能力提高的巧法是:好好利用新概念教材。

国内出版的新概念教材,中文翻译质量不高,但我们恰好可以利用上:

根据中文,自己写出一段英文,再把自己的翻译和英文原文对照;看一看,原文用了哪些词,比我的更好?原文是怎么编排句子的,和我有哪些不同?

如此下来,必定会有长进和提高的。

#03建言献策,如何建构科学的学习及认知体系?

我在本科除了经济和数学两个专业外,还辅修了政治和哲学,后来读的JD也是以课业负担重而出名。

我的学习体系,有三个部分:capture,review,archive。

首先,阅读过程中(可以是读书、文章、公众号、网站、播客、视频等等)遇到的关键论点或者有益的结论、方法、句子,需要系统的记录下来,即capture。

对于记录下来的内容,要及时归类,并定期进行分析和总结,即为review。

最后所有信息要保留在一个可靠的系统里,方便查找,也就是archive。我的阅读主要在电子产品上完成(手机、计算机、kindle等),而我的学习系统包括三个app:command浏览器,readwise,和roamresearch。可以利用起来~

 

关键字:老李解惑,李现伟,犀牛教育,

推荐资讯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