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AMC10考试时间?AMC10考哪些内容?AMC10考试难在哪里?AMC10怎么提分?AMC10竞赛前1%要备考多久?暑期AMC10培训推荐
AMC美国数学竞赛官方公布了AMC10和AMC12的考试时间:
AMC 10/12 A:2024年11月6日(美国时间)
AMC 10/12 B:2024年11月12日(美国时间)

图源:官网
考试时间已定!是时候做出选择,针对性进行备考了!但AMC10和AMC12怎么选?,是一个困扰考生的问题。
先看AMC10和AMC12竞赛的考察内容:
AMC10考察范围 :
AMC10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数论、日常的几何、面积、体积、概率及统计、逻辑推理等,不需要任何微积分和三角函数知识。
AMC12考察范围:
AMC12比AMC10的难度要大一些,AMC12比AMC10多出的知识点是:
1.三角函数进阶公式部分(基础公式AMC10也会涉及到)
2.多项式定理部分(简单多项式应用AMC10也会涉及到)
3.复数(AMC10完全不涉及)
4.对数(AMC10完全不涉及)
5.进阶的数列(简单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周期数列AMC10也会涉及到)
除了上面的内容,AMC10/12的知识点几乎相同,尤其对于数论和几何部分,重复的题目接近1/2,AMC12比AMC10相比,更多的是题目的复杂程度
AMC数学竞赛的备考需要非常扎实的数学基础的。AMC 10的课程所涉及的模块就是非常基础的,通常涵盖初三和高一数学课程内容,包括初等代数、基础几何学(勾股定理、面积体积公式等)、初等数论和概率问题。
这些模块能为学生在更高阶的学习中处理复杂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建议在完成了AMC10的学习后再进阶到AMC12。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不需要过多纠结选择哪个参加,因为AMC10/12的A卷和B卷考试时间不一样。并且两个竞赛都可以晋级AIME,为了保证考试难度之间的平衡不被打破,试卷之间的难度并不会差距特别大。
👉对于基础好的同学,10年级及以下学生,10和12都是可以参加的,而且两个比赛都是进同一个 AIME。根据这几年的学生参赛结果统计,如果学生同一年考了AMC10和AMC12,常常两场都会晋级。建议有实力能报的考生同时报考AMC10/12,相当于给自己增加一次机会。
👉对于个别低年级同学(9年级以下),如果不会复数、多项式、高中的三角函数这些知识,那面对AMC12的题是很吃亏的,建议报考AMC10。
👉对于不想止步于AMC,而想在AIME中取得好成绩,且一直超前学习专注数学竞赛的同学来说,还是得学AMC12 的难题部分的,AMC12 的难题部分所需的解题能力,正是AIME 前半部分题所要求的。
从晋级分数线来看:AMC10和AMC12都可以晋级AIME,也都设置了满分奖、前5%(HR)奖, 前1%(DHR)奖。但是分数线是不同的,尤其是晋级AIME的分数线,AMC10晋级AIME的分数线比AMC12晋级AIME的分数线高出20%左右。
从学术角度来看:AMC10、AMC12在学校录取的时候,同样的分数或者奖项,AMC12的含金量和认可度大于AMC10。且AMC12涵盖了高中阶段除了微积分以外的所有知识,但是AMC10只涵盖一部分,所以AMC12数学竞赛难度大于AMC10数学竞赛。

考拉教育通过对众多参赛学生进行大量的分析,总结出一套科学的AMC学习备考方案,想要在AMC10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需要:
全面掌握知识点
前五个月进行全面的知识盲点清扫。对于9-10年级或者更低年级的同学在知识储备上,与AMC10/12竞赛要求差距较大,尤其是数论部分和概率部分,需要学习补足知识点上的缺失。
串联知识点
在学习完基础知识点的情况下,需要先对一些简单题进行操练。接下来可以准备操练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学习如何对多个知识点综合的题目进行解答,或者是对于单个知识点,难度深度较高的题目。学会融会贯通,熟练地使用并串联知识点。
刷题与模拟考试
刷题的同时,也是对知识点的巩固,建议将AMC历年的真题多刷几遍,在刷题中及时对错题进行总结,制定出自己的考试策略。
针对6-9年级,考拉教育开设了Pre-amc10衔接班,以及AMC10基础/强化/冲刺等不同阶段的班课,适合不同基础的学生。

适合学生:6~7年级计划参赛的学生
课程内容:PreAMC10主要针对因式分解、二次方程、相似三角形、圆、一次函数及二次函数几个知识板块进行衔接式的学习和练习。

班型分为基础+强化+冲刺模,适合各阶段学生
适合学生:8~9年级计划参赛学生,备考时间充足,长线学习规划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掌握AMC10所有知识考点


✅线下上课环境
线下授课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无锡、南京、合肥、青岛、武汉、成都等
✅线上上课形式
线上上课软件为Classin,4-8人小班教学,每个孩子都能注意到,直播形式保证学生和老师可以实时互动,更加生动保证课堂活跃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