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10竞赛不仅是名校申请的敲门砖,同时对于提升数学思维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计划参加11月AMC10竞赛考试的同学,小编针对AMC10竞赛难度进行了分析,以及为大家总结整理了AMC10竞赛答题技巧,帮助大家更好的应对考试,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AMC10数学竞赛培训课程及学习规划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
获取1V1介绍
👇👇👇
从整体上看,最近几年AMC的平均难度呈现上升的趋势,难题部分高质量题目的密度越来越高,想要在75分钟内尝试完成更多题目,这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尤其对于AMC10数学竞赛的考生来说,2023年AMC10和AMC12的B卷难度非常相近,对于大部分同学都会感到头疼的组合问题(包含logicreasoning问题在内),在AMC10数学竞赛中考察了7道,这将会给年级较低的同学们增加更高的难度。
从技术难度上来说,昔日被体制内竞赛生认为可以轻松“拿捏”的AMC10竞赛,现在的难度基本上已经和高联旗鼓相当了。所以提前备考变得尤为重要。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AMC10/12部分题目难度已经开始向AIME的难度靠拢,因此对于AMC10/12的备考不能只靠短期的学习就可以考一个125+的分数,要想获得一个不错的成绩是需要切实准备一年左右的时间,于此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各种数学工具和数学思维。
根据犀牛老师对AMC10竞赛历年真题的研究得出:AMC10竞赛主要会从代数、几何、组合、数论这四个大方向进行考察。
代数是考察的重中之重,几乎每年都会出题,且占比很大。引入了用字母符号来“代替“数字,且对符号进行形式化的运算。在此基础上,再发展到方程和函数等概念的建立。
进阶代数:多项式,余数定理,韦达定理,根与系数的关系,特殊高次方程;进阶不等式、均值不等式;函数入门,定义域和值域、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简单三角函数;数列进阶;代数技巧进阶。
占比仅次于代数,四边形、三角形和平面几何是几何部分考察的高频考点。且几何的考点是国内学生欠缺的,这部分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将知识点补齐。
进阶几何:进阶几何作图;三角形进阶、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内切圆和外切圆、斯图瓦尔特定理、共点和共线;圆和四边形,四点共圆,圆的外切四边形;正多边形,角度,周长和面积;进阶平面几何技巧;解析几何入门。
组合是每年的必考考点,这部分知识点难度不大,理论上一切概率问题都可以计算出来,但需要做到概念清晰,系统化的方法应对。
进阶组合:容斥原理;二项式定理及相关结论;进阶排列、组合和概率;期望入门,递推、二分法,进阶组合方法。
占比最小,但这两年涉及到数论的题目越来越多,是热门考点之一。
进阶数论:数,数组和序列;模运算,复杂同余问题;整数、分数和小数,进制转换;基本丢番图方程,进阶数论技巧。
AMC10名义上的年龄设置是10年级,但是想10年级再去学,肯定已经晚了,我们要充分理解“由10年级和10年级以下的学生参加”这句话。
从我们参加AMC10的学员来看,7-10年级都有,覆盖国际学校学生、美初美高学生、公立学校国际部学生,考生们都至少预留半年以上的时间才勉强称得上“比较充分”。
因此,AMC10竞赛主要适合的学生其实是7-9年级的学生,能够发展数学兴趣,证明数学能力,为学科学习做辅助,为申请大学加分。
读题的过程一定要注意“关键词”、可以标记出来,并且根据题目规律推断出题点,以便答题的时候快速找到解题思路。
前15题都是基础题目,只要把所有的知识点掌握,并且认真答题,这些题目都是可以做对的,如果考前测试这15到道题出现错误,那就把自己的只是地点和解题方法再去巩固一下。
巧用排除法、代入法、特值法等方法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在时间充裕时,不会的题不要怕用笨办法。只要时间来得及,不管是生算,还是一个一个代值,只要保证做对就可以。
考试时间有限,出题人不会让大家花费大量时间去计算。如果一道题算了2分钟还没解完,一定是方法有问题,直接下一题。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答题,常用验算方法有特定值法、度量法、找规律、排除法等。
如果遇到了一点思路都没有的题,可以空着,空着就是1.5分,答错是0分。
如果自己在某一模块上明显薄弱(例如组合),那么就先全部跳过此类题目,完成其他题目后若还有时间再回过头来做这类题目。
若自己不同模块的水平差别十分明显,那么建议可以根据自己不同模块的水平,从高到低依次解答剩余题目。例如几何最强则先做几何,组合最弱则最后做组合。
针对6-9年级以及计划参加11月份的AMC10竞赛,犀牛教育开设了Pre-amc10衔接班,以及AMC10基础/强化/冲刺等不同阶段的班课,适合不同基础的学生。
适合学生:8~9年级计划参赛学生,备考时间充足,长线学习规划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掌握AMC10所有知识考点


✅线下上课环境
线下授课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无锡、南京、合肥、青岛、武汉、成都等
✅线上上课形式
线上上课软件为Classin,4-8人小班教学,每个孩子都能注意到,直播形式保证学生和老师可以实时互动,更加生动保证课堂活跃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