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发现:近几年美国大学录取中女生占据了绝对优势。
看到有帖子说今年数学竞赛生录取情况中:女生搞竞赛,进入MIT这种顶尖理工大学概率是男生的1倍!

其实早在上半年,就有一家民间组织(FairAdmissions@MIT)正酝酿诉讼,控告MIT在本科招生中“重女轻男”,有意偏向女性申请人。
其发言人指出:“二十多年来的本科招生中,MIT女性录取率始终是男性的两倍。尽管历年女性申请人数仅为男性一半,但每届新生都人为地实现了男女人数均等。”
从数据上来看,这则指控并非空穴来风,下图为MIT本科录取数据 :
根据上图美国教育统计中心(NCES)信息,2022年约有2.1万名男性、1.2万名女性申请MIT,有661名男性、676名女性被录取。男性录取率约3.1%,女性录取率约 5.6%,后者是前者的1.8倍。
录取率的性别差异并非独见于MIT一校,而是美国高校圈的普遍现象。《华盛顿邮报》的一项分析表明,四所以STEM见长的院校——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哈维穆德学院,校园中的男性占比显著高于女性。
也正是在这些“阳盛阴衰”的大学,女性的录取率大幅高于男性。
比如,加州理工学院数据和MIT类似,且更夸张一些。
男申请者11352,女申请者5275,录取了211位男生,237位女生,女生录取率4.5%,男生录取率1.8%,差距有2.5倍之多。
除以上类似情况还有很多,篇幅有限 感兴趣家长可以添加老师微信咨询:xnew0123

在打AMC等数学竞赛时,女生进入名校的比例更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女生的申请群体“自我选择”倾向更明显:
女生在申请时会倾向于在自身条件过硬的情况下提交材料,因此虽然女性申请者人数较少,但申请质量非常高。这使得即便男女申请人数相当,女生的录取率也会更高。 女生在理工科领域的优势:
尽管女生在理工科领域的申请者较少,但她们在该领域的表现并不比男生差。女生在逻辑思维和理工实力上的突出表现,打破了性别刻板印象,容易让招生官“眼前一亮”。
2)招生政策的影响:
一些顶尖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了保持性别平衡,会多录取一些女性申请者。这种政策倾向进一步拉高了女性在这些学校的录取率。
3)性别在STEM领域的传统印象:
历史上,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工作多由男性主导,导致很多女生对理工科专业不感兴趣,从而减少了女生在这些领域的申请人数。然而,一些理工科强校为了平衡男女比例,会录取更多女性申请者。
4)社会活动和学术成就:
研究显示,从小学四年级起,女生每天比男生多做一个小时功课,少看一个半小时电视;到了初中,校报总编、奖状获得者、社区志愿者等多数是女生。这些社会活动和学术成就也增加了女性在申请过程中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女生在AMC等数学竞赛中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数学能力上,还体现在她们的学术态度、社会活动参与度以及招生政策的倾向性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女生在申请顶尖大学时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为了有效地规划参加竞赛,尤其是像AMC这样的热门竞赛,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评估学生年级和准备时间: 根据学生的年级,选择合适的竞赛级别进行准备。例如,AMC 8适合4-8年级的学生,而AMC 10和AMC 12则适合10年级及以上的学生。
2)制定备考策略: 基础知识:确保学生掌握了足够的学科基础知识,这是应对竞赛的前提。 真题练习:通过大量练习历年真题来熟悉竞赛题型和答题策略。 模拟考试:定期进行模拟考试,以检验学习效果和准备程度。
3)竞赛目标设定: 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和能力,设定具体的竞赛目标,如全球排名或特定分数。
4)跨学科竞赛规划: 考虑跨学科的竞赛,如数学、物理、化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5)持续支持和反馈: 提供持续的学习支持和定期的反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和解决备考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这些步骤,学生可以系统地准备数学竞赛,提高竞赛表现,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家长可尽早寻找可靠的机构帮助孩子进行规划,犀牛国际竭诚为您服务!
犀牛国际课程为满足学生学习不同基础和需求来开设AMC数学竞赛课程。
犀牛教育耐心服务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提供答疑群,及时反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情况,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个学生。
 
线下校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杭州、南京、武汉、合肥、青岛、无锡、成都、郑州、香港、宁波、重庆等多个城市开设校区,致力于为准留学生家庭提供全方位升学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