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送分课”,其实是“逻辑绞肉机”!
❌ 错误认知:
“IB经济不就是背背供需曲线、通货膨胀吗?我文科学霸稳了!”
🔥 致命真相:
IB经济考的是“经济学思维”,不是复读机!
- 概念陷阱:一个“机会成本”能串联“比较优势→生产可能性边界→贸易利得”的连环坑;
- 答题陷阱:题目问“评价政策”,你只写“政策优点”,直接扣一半分;
- 计算陷阱:GDP、CPI、汇率换算公式记错,整道计算题0分(即使步骤全对)。
⚠️ 真实数据: IB官方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考生中,仅12%能在经济HL中拿到7分,而“逻辑链不完整”是丢分首要原因!
✅ 自救指南:
1. 概念理解:用“5W1H”拆解理论
- What:定义(如“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
- Why:原因(需求拉动/成本推动);
- How:机制(货币超发→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
- Where:适用场景(发展中国家更易受输入型通胀影响);
- Who:影响主体(消费者、企业、政府);
- What if:反例(如“通缩可能导致债务危机”)。
2. 答题结构:强制“3段式”模板
- Paper 1(数据题):
- 描述数据(“图中显示2020-2023年CPI从2%升至6%”);
- 引用理论(“根据需求拉动通胀理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物价上升”);
- 建立联系(“因此,政府应通过加息减少货币供给”)。
- Paper 2(论文题):
- 引言(“政府干预市场可能解决市场失灵,但会降低效率”);
- 主体(分2点,每点按“理论+评价”写,如“① 征税可减少负外部性,但可能造成企业减产;② 价格管制能保障公平,但会导致黑市交易”);
- 结论(“应采用间接干预(如碳税)而非直接管制”)。
3. 计算题:制作“易错公式表”
- GDP相关:名义GDP vs 实际GDP、GDP平减指数公式;
- 通胀相关:CPI计算、通胀率与利率关系;
- 汇率相关:直接标价法 vs 间接标价法、购买力平价理论。
💡 关键结论: “IB经济7分=50%逻辑链+30%答题结构+20%基础知识”——背书只能保5分!
🚀 双线作战策略:如何同时搞定AMC+IB经济?
1. 时间管理:用“番茄钟”切割任务
- AMC:每天1小时(30分钟刷题+30分钟订正);
- IB经济:每天40分钟(20分钟背概念+20分钟写答题框架);
- 周末:AMC模拟考1套+IB经济完整写1篇Paper 2。
2. 资源推荐:少而精胜过多而杂
- AMC:
- 教材:《AMC10/12备考指南》(AoPS出版社);
- 刷题:Art of Problem Solving论坛(免费真题+解析);
- IB经济:
- 教材:《IB Economics Course Book》(Oxford出版社);
- 工具:EconplusDal YouTube频道(免费逻辑链讲解)。
3. 心态调整:拒绝“完美主义”
- AMC:前15题确保全对,后10题“猜答有技巧”(如排除法、选项代入);
- IB经济:大题写满80%篇幅即可,考官更看逻辑而非字数。
结语: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正确的方法能让努力翻倍!
无论是AMC竞赛还是IB经济,“盲目努力”都是最低效的策略。
- 选AMC赛道时,匹配你的数学水平比追求难度更关键;
- 攻IB经济时,训练逻辑链比死记硬背更能提分。
针对备考AMC数学竞赛的同学给,犀牛开设了Pre-AMC和AMC数学竞赛课程,并且会给孩子做AMC数学竞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和基础匹配合适班型。
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备考AMC的目标,犀牛AMC课程分为AMC数学竞赛课程和AMC数学竞赛进阶课程:
▶课程大纲:课内外知识点全覆盖
▶课程类型:3-8人小班授课/一对一授课模式
▶授课模式:线上线下同步开课,可回放不断学习;线下课程、名师互动直播课程、录播课程均可选择
▶授课语言:中英双语教学/纯英文授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