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考试规则是如何设定的?
核心考察哪些知识模块?
备赛过程又该如何规划呢?
AMC10数学竞赛是一项面向10年级及以下的学生参加的国际数学竞赛,由美国数学协会(MAA)主办,考察内容涵盖了代数、几何、数论和组合数学等领域,相当于国内初中联赛的水平。

参赛年级:高一年级及以下(小于17.5岁)
考试时间:11月6日、12日(2026年)
比赛形式:线下考试,个人笔试
试卷语言:中英双语试卷
试卷题型:25道选择题
评分标准:答对得6分,不答得1.5分,答错不扣分,满分150分。
对标国内:初中联赛
不少家长关注到,AMC10有A卷和B卷,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1、考试时间不同
A卷:2025年11月6日(周四)17:00-18:15(75分钟)暂定
B卷:2025年11月14日(周五)17:00-18:15(75分钟)暂定
通常情况下,AMC10A卷考试时间会比B卷早一周
2、知识点占比不同
AMC10考察知识点大致相同,涉及代数、几何、组合、数论四大模块;但知识点占比会有细微差别,具体如下图:

从 AMC10数学竞赛的 A 卷与 B 卷知识点分布来看,两套试卷的考查内容并未偏离核心范围,整体保持一致,难度也大致相当。不过两者在考查侧重点上略有不同:A 卷更倾向于数学应用及运算求解类题目,而 B 卷则更注重对各个数学领域的均衡考查。
3、晋级/获奖分数线不同
AMC10A卷和B卷在晋级AIME的分数线上分差不大,但AMC10A卷和B卷在前1%的分数线上有较大的浮动。

AMC10a卷和b卷怎么选择呢?AMC10ab卷是可以同时报名参赛的,两场比赛之间并不冲突,会取两次成绩的最高分计入总成绩。
时间充足的情况下:
建议学生同时参加 A 卷和 B 卷的两次考试。这样一来,在熟悉了第一次考试的题目风格和节奏后,第二次考试往往能更从容应对,进而提高获奖的概率。两次考试不仅能提供更多实战机会,还能让学生在重复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解题技巧的运用,为取得理想成绩增添保障。
只能参加一场考试的学生:
建议报名B卷考试。这样可以先在A卷考试结束后,领取真题优先熟悉考试题型,提高b卷的获奖率。
整体来讲,AMC10数学竞赛考察内容,主要对应国内数学9-10年级数学大纲,考点主要包括代数、数论、几何和概率这四大部分。
✅ 基础题(1-8 题)难度较低,多数学生认真作答即可得分,需确保正确率并提升答题效率,为后续题目预留时间。
✅ 较易题(9-13 题)难度略升,侧重题目细节陷阱,需仔细审题,力争减少失误。
✅ 中等难度题(14-17 题)区分度关键区域,对 G8 及以下学生有一定挑战,若前 17 题答对 15 题,该年龄段学生可稳获全球荣誉奖。
✅ 较难题(18-23 题)难度显著提升,是拉开分数差距的核心区域,瞄准全球前 5% 及 AIME 晋级资格的学生需重点突破。
✅ 难题(24-25 题)终极挑战题,仅少数顶尖学生可完成,适合冲刺满分或全球前 1% 的选手尝试。
AMC10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代数:包含线性方程、二次方程、不等式、函数、多项式等内容,是竞赛的基础所在。扎实掌握这些知识,能为解决各类复杂问题提供有力支撑。比如,面对应用题时可通过构建方程模型求解,分析函数的增减性、极值等问题时,也能借助函数图像及性质来突破。

几何:涵盖平面与立体几何知识,像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图形,以及棱锥、棱柱等立体图形的性质与计算都在考察范围内。这类题目往往要求具备一定空间想象能力,能依据题目描述精准作图,并运用相关定理和公式展开计算。此外,几何与代数的结合是常见考点,比如在坐标系中推导几何图形的方程,或是借助勾股定理解决坐标几何问题等。

数论:包含整数、质数、约数、倍数、因数分解、模运算等内容。这类题目要求对整数性质有深入理解,并能运用数论技巧解题,比如通过质因数分解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或是利用模运算解决同余方程等问题。

组合:包括排列组合、概率、二项式定理、鸽巢原理等内容。这类题目往往需要灵活的思维和巧妙的解题方法,比如在排列组合问题中,需依据题目条件选用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等不同计数方法;而面对概率题时,则要能准确分析事件的可能性,并运用概率公式完成计算。

可以看到,AMC10和校内数学知识重合度很高,学习是相辅相成的,AMC10数学竞赛学习反过来也会促进校内数学成绩提升,是校内数学的拓展。建议校内数学成绩中上,学有余力的同学积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