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7到10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正是知识体系搭建的关键期,既需要夯实课内基础,也渴求拓宽思维边界,这个阶段的学习体验往往会悄悄影响着往后的学科认知方向。而 AMC10数学竞赛培训课程,近来正慢慢走进更多家庭的视野,成了不少学生和家长愿意主动了解的 “热门选择”。
AMC10数学竞赛的 “分量” 早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 AMC10数学竞赛不只是一项普通赛事,更是很多学生展现数学潜力的平台。它的受众定位很明确 —— 专门面向10年级及以下的学生,不会让低年级学生觉得遥不可及。但要留意的是,它的题目难度早已跳出了普通中学数学的教学范畴,能很好地考验学生的逻辑推理与灵活解题能力。
助力名校申请,成绩认可度高
AMC10数学竞赛成绩是英美顶尖名校申请的重要加分项,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等藤校及牛津、剑桥等高校均高度认可,甚至在网申系统中成为必填信息,直接影响申请竞争力。
此外,它也是头部国际学校入学考试的 “高频考点”——上海世外、光剑等知名学校常将其真题纳入招生考试,有AMC10数学竞赛经验的学生在这类考试中更易脱颖而出,占据升学优势。
竞赛性价比突出,普娃也能冲奖
与国内奥数相比,AMC10数学竞赛更侧重逻辑推理与思维能力的考察,而非单纯的难度堆砌。只要学生数学基础扎实,搭配科学的备考方法,即使是普通学生也有机会冲击奖项,成为升学申请中的 “硬核加分项”。
知识衔接紧密,赋能校内学习
竞赛内容与AP、IB、A-Level等国际课程高度契合,仅代数、几何模块的重合率就达75%,能帮助学生深化对校内课程的理解。同时,竞赛中训练的限时解题策略、逆向思维等技巧,可直接转化为国际课程考试中的时间管理能力与题型应变能力,实现 “备赛 + 校内学习” 双向提升。
第1至10题:基础知识应用
这部分题目相对基础,主要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简单运算能力,涵盖整数运算、分数、小数、百分比、比例、简单方程求解、平面几何图形基本性质等常见知识点。大部分熟练掌握AMC10数学竞赛基础知识点的学生,都能顺利解答,应快速且准确完成,为后续题目节省时间。
第11至20题:中等难度过渡
题目难度渐升,要求学生具备更强数学推理与问题分析能力。除基础数学技能,还涉及二次函数、三角形相似性、概率统计等较进阶内容。适合有竞赛经验或经系统训练的学生。做此类题,要留意控制速度,规避在单题上耗时过久。
第21至25题:高难度压轴
这是AMC10数学竞赛试卷最难部分,也是拉开优秀学生差距的关键。知识点可能涉及复杂数列、排列组合、高级几何定理应用以及需多步计算的综合性问题等。其考验学生数学知识深度与思维天赋,仅少数极为优秀的参赛者能在此取得佳绩。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与竞赛了解(2月- 5月)
此阶段需先熟悉 AMC10考试规则:25 道选择题,限时75分钟,计分规则为答对6分、答错0分、未答 1.5分。同时搜集近10年真题及《Art of Problem Solving》等教材。重点学习代数、几何、数论、组合数学四大模块,补全初高中未覆盖的知识点,如三角函数、同余定理等。建议每周分配20小时,通过教材章节学习+基础例题练习,搭建知识框架,为后续刷题打基础。
第二阶段:刷题训练与知识巩固(6月-8月)
以真题和分类题库为核心,每周完成2-3套真题,按模块集中突破薄弱点。比如几何薄弱就集中练习三角形、圆的相关题型,总结辅助线添加技巧。建立错题本,标注错误类型,每周复盘1次。同时回顾教材重点公式和定理,确保知识点连贯。此阶段需提升解题速度,简单题控制在1-2分钟/道,中等题3-4分钟,避免在难题上过度耗时。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与模拟考试(9月-11月)
进入冲刺后,每周进行2次全真模考,严格计时,模拟考场状态。分析模考错题,针对性补强高频易错点,如组合计数中的容斥原理应用。总结答题策略:先完成前15题(较易),再攻克16-20题(中等),最后挑战21-25题(难题)。同时背诵高频公式和解题模板,如数论中的欧拉定理、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判定,确保考试时快速调用知识,提升得分效率。
AMC10数学竞赛培训课程致力于帮助学生掌握竞赛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冲刺高分与奖项,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服务优质。
AMC10数学竞赛培训课程,将系统梳理竞赛核心知识体系,全面覆盖代数、数论、几何、组合四大核心模块。
师资团队均毕业于海外顶尖院校,如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学习指导。
线下校区:上海(浦东、徐汇、黄浦、闵行)、北京(海淀、国贸、顺义)、广州、深圳(南山、福田)、苏州、杭州、成都、重庆、南京、青岛、无锡、武汉、合肥、宁波、天津、常州、厦门、香港、新加坡等均开设线下校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