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美国数学竞赛)系列由美国数学协会(MAA)主办,是全球历史最悠久、参与人数最多的中学生数学测评体系之一。其中,AMC10专为10年级及以下学生设计,国内初中生(尤其是八年级及以上)均可参与。
基础信息卡
- •
参赛资格:高一年级及以下(年龄≤17.5岁),不限国籍与学籍
- •
考试语言:中英双语试卷(消除语言障碍,专注数学思维考察)
- •
题型设置:25道单项选择题(每题5个选项,仅1个正确答案)
- •
评分规则:答对得6分,不答得1.5分(鼓励谨慎思考),答错不扣分,满分150分
- •
考试时间:每年11月举行两场(A/B卷间隔一周),2025年具体时间为:
▶ A卷:11月6日(周四)17:00-18:15(75分钟)
▶ B卷:11月12日(周三)17:00-18:15(75分钟)
- •
对标国内:难度介于初中数学联赛基础题与压轴题之间,但更侧重思维灵活性
AMC10的试题覆盖范围相当于国内初中(初一至初三)到高一的基础数学知识,但命题角度更注重逻辑推理与实际应用。整体内容可划分为四大核心模块,其中代数与几何是绝对重点,数论与组合则是区分高分段的关键。
1. 代数(占比约40%-45%,核心中的核心)
作为最基础且高频的模块,代数考点贯穿整套试卷,主要涉及:
- •
基础运算:多项式展开/因式分解(如完全平方公式、立方和差公式)、分式化简与方程求解
- •
函数与图像: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顶点、对称轴、交点)、简单绝对值函数的应用
- •
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二次方程(组)的实数解,线性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
- •
数列与求和: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常见于应用题背景)
- •
应用题转化:将文字描述转化为代数表达式(如行程问题、利润问题、比例分配问题)
典型例题:若二次方程x2+bx+c=0的两根之和为5,积为6,求b+c的值(考察韦达定理的基础应用)。
2. 几何(占比约35%-40%,直观与逻辑并重)
几何题目既包含平面几何的经典模型,也涉及立体几何的初步认知,重点包括:
- •
平面几何:三角形(全等/相似判定、勾股定理、特殊三角形性质)、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圆(切线性质、圆周角定理、弧长与扇形面积)
- •
几何计算:长度/角度/面积的求解(常结合代数方程,如设未知数列式)
- •
立体几何:立方体/圆柱/圆锥的基本体积与表面积公式(近年偶有涉及空间想象题)
典型例题: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以其斜边为直径作圆,求圆的面积(需先通过勾股定理求斜边,再应用圆面积公式)。
3. 数论(占比约10%-15%,"隐藏高阶区")
数论虽在初中课本中涉及较少,但AMC10常通过趣味性问题考察基础概念,核心考点包括:
- •
整除与余数:质数与合数的判断、因数个数计算(如12=22×3的因数有(2+1)×(1+1)=6个)、最大公约数(GCD)与最小公倍数(LCM)
- •
同余问题:模运算基础(如a≡b(mod m)的含义)、简单余数规律(如连续整数的和除以某数的余数)
- •
数字特性:完全平方数的末位数字特征、进制转换(偶尔出现二进制/十进制互化)
典型例题:求1到100中能被3或5整除的数的个数(需用容斥原理:[100/3]+[100/5]−[100/15])。
4. 组合(占比约10%-15%,思维灵活度试金石)
组合数学主要考察逻辑推理与计数能力,常见题型包括:
- •
排列组合: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应用(如分步分类计数)、简单排列(有序)与组合(无序)的区别
- •
概率基础:古典概型(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如掷骰子/抽球问题)
- •
逻辑推理:通过条件推导结论(如"若...则..."类问题的逆向分析)
AMC10典型例题:从1-10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求两数之和为偶数的概率(需分类讨论"两奇"与"两偶"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