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 AMC8 竞赛的公式,很多考生会觉得 “头大”—— 公式多、易混淆、记不住。但其实,搞定 AMC8 公式没那么难,关键是选对核心公式、用对背诵方法。今天这份核心公式汇总,专为 “轻松搞定” 设计,精选高频必背公式,搭配 “打印出来随时背” 的便捷方案,让你告别公式背诵的焦虑,轻松掌握竞赛必备公式!
很多人觉得公式难记,是因为没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其实搞定 AMC8 公式有天然优势:
- 公式数量少而精:AMC8 侧重基础和中档题,核心公式仅 20 + 个,剔除冷门内容后,记忆量大幅减少,一周就能掌握。
- 应用场景生活化:很多公式能关联生活场景,比如勾股定理联想 “梯子靠墙”,圆面积公式联想 “披萨大小”,具象化记忆更轻松。
- 重复应用机会多:真题中核心公式反复出现,比如等差数列求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几乎每套题都有,多做题自然就能记住。
只要选对核心公式,用对随时背的方法,搞定 AMC8 公式真的不难。
二、轻松搞定的核心公式汇总(按 “易记度” 排序)
(1)超好记公式(5 个一看就会)
公式名称 |
核心公式 |
记忆小技巧 |
常见场景 |
三角形面积 |
\( S = \frac{1}{2}ÃåºÃé« \) |
底乘高除以 2,想象把三角形 “掰成” 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
求各种三角形面积,基础题必出 |
圆面积与周长 |
\( S = \pi r^2 \),\( C = 2\pi r \) |
面积是 π 乘半径的平方(r×r),周长是 2π 乘半径 |
圆形、半圆形相关计算 |
长方体体积 |
\( V = é¿Ã宽Ãé« \) |
长宽高相乘,就像搭积木的体积总和 |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
平方差公式 |
\( a^2 - b^2 = (a + b)(a - b) \) |
平方差等于 “和乘差”,比如\( 5^2 - 3^2 = (5+3)(5-3) \) |
简化平方数减法计算 |
容斥原理(两集合) |
\( |AâªB| = |A| + |B| - |Aâ©B| \) |
总人数 = A 组 + B 组 - 都参加的,避免重复算人 |
兴趣小组、重叠计数问题 |
(2)稍用心就会记公式(8 个技巧辅助)
公式名称 |
核心公式 |
记忆小技巧 |
常见场景 |
等差数列求和 |
\( S_n = \frac{n(a_1 + a_n)}{2} \) |
首项加末项,乘以项数,最后除以 2,像求平均数再乘个数 |
数列求和、连续数字求和 |
勾股定理 |
\( a^2 + b^2 = c^2 \) |
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记 “3-4-5”(3²+4²=5²) |
直角三角形边长计算 |
完全平方公式 |
\( (a±b)^2 = a^2±2ab + b^2 \) |
首平方加尾平方,中间加两倍的首尾乘积,别漏 “2” |
展开式、配方化简 |
梯形面积 |
\( S = \frac{(ä¸åº + ä¸åº)Ãé«}{2} \) |
上下底加起来乘高除以 2,想象两个梯形拼成长方形 |
梯形、直角梯形面积 |
因数个数公式 |
\( (a_1+1)(a_2+1)... \) |
质因数分解后,每个指数加 1 再相乘,比如 6=2¹×3¹,因数有 (1+1)(1+1)=4 个 |
数论基础题,求因数数量 |
加权平均数 |
\( \bar{x} = \frac{x_1w_1 + x_2w_2}{w_1 + w_2} \) |
权重乘分数加起来,除以总权重,像算平均分但分量不同 |
不同权重的成绩、速度计算 |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
\( aÃb = \gcdÃ\text{lcm} \) |
两数相乘等于最大公因数乘最小公倍数,互相转换超方便 |
数论中档题,求公倍数 / 公约数 |
组合数性质 |
\( C(n,k) = C(n,n - k) \) |
从 n 个里选 k 个,和选剩下的 n-k 个一样多,简化计算 |
组合计数题,减少计算量 |
(3)注意细节就搞定公式(7 个细节记牢即可)
公式名称 |
核心公式 |
记忆小技巧 |
常见场景 |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 |
\( x = \frac{-b±\sqrt{b^2-4ac}}{2a} \) |
负 b 加减根号判别式,除以 2a 别忘记,分母 “2a” 常漏看 |
二次方程求解、根的判断 |
等比数列求和 |
\( S_n = a_1\frac{1 - q^n}{1 - q} \)(\( qâ 1 \)) |
首项乘 (1 减公比的 n 次方),除以 (1 减公比),必须标 q≠1 |
等比数列求和,中档题 |
扇形面积 |
\( S = \frac{n}{360}Ã\pi r^2 \) |
圆心角 n 占 360 度的比例,乘圆面积,n 是圆心角不是圆周角 |
扇形、阴影面积计算 |
圆柱体体积 |
\( V = \pi r^2 h \) |
底面积(πr²)乘高 h,像叠圆形纸片的体积 |
圆柱体、半圆柱体体积 |
等差数列通项 |
\( a_n = a_1 + (n - 1)d \) |
首项加 (n-1) 个公差,第 n 项比首项多 (n-1) 步 |
求数列某一项、公差计算 |
奇偶性运算 |
奇 ± 奇 = 偶,奇 × 偶 = 偶 |
同奇同偶相加是偶,有偶数相乘必是偶,记 “一偶则偶” |
数论推理题,判断奇偶 |
排列数公式 |
\( P(n,k) = \frac{n!}{(n - k)!} \) |
有序排列才用,从 n 开始乘 k 个数,比如 P (5,2)=5×4 |
有序计数题,如排队、选代表 |
三、“打印出来随时背” 的 3 个实用方法
(1)制作 “口袋公式卡”:随时随地能看
- 打印技巧:A4 纸打印后裁剪成名片大小(约 9×5cm),正面公式,背面写记忆小技巧,方便揣在口袋或笔袋里。
- 内容排版:按 “超好记→稍用心→注意细节” 顺序排列,重点公式用荧光笔标亮,比如勾股定理、等差数列求和。
- 携带场景:上学路上、课间休息、排队时掏出来看两眼,每天累计 5 分钟,一周就能记熟。
口袋公式卡让碎片时间变成记忆黄金期,轻松利用零散时间。
(2)“场景绑定” 记忆法:看到就想起
- 生活场景联想:看到楼梯扶手联想梯形面积,看到车轮联想圆周长,看到书架上的书联想等差数列(一本本递增)。
- 做题场景标记:在习题册、试卷的公式旁贴便利贴,写 “对应生活场景”,比如三角形面积题旁写 “像三角尺的面积”。
- 视觉化记忆:在公式卡旁画简笔画,比如扇形面积公式旁画个小扇形标注圆心角,勾股定理旁画直角三角形。
场景绑定让抽象公式变得具象,记忆更深刻,想起场景就想起公式。
(3)“低压力” 重复法:不刻意也能记住
- 早晚各看 1 次:早上起床后花 2 分钟翻公式卡,睡前花 2 分钟在脑海中过一遍,利用睡眠巩固记忆。
- 做题前先回顾:每次做题前花 1 分钟看当天要用的公式,比如做几何题前看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
- 趣味自测游戏:和同学互相提问公式,比如 “求扇形面积的公式是什么?”,用游戏化方式强化记忆。
低压力重复避免背诵焦虑,让记忆在轻松中自然形成。
四、搞定公式后:轻松应用的 2 个小技巧
(1)公式 “对号入座” 法
拿到题目先找关键词,快速匹配公式:
- 看到 “前 n 项和”“公差”→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关键词匹配能 3 秒锁定公式,解题思路瞬间清晰。
(2)细节 “防坑” 清单
记公式时同步记易错细节,避免应用错误:
- 等比数列求和:必须检查公比 q 是否为 1,q=1 时和为 n×a₁;
- 扇形面积:确认 n 是圆心角,不是圆周角(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
- 完全平方公式:中间项是 “2ab”,别漏写 “2”;
- 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非直角三角形不能用。
提前防坑比事后纠错更轻松,确保公式用对不出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