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数学协会(MAA)主办,全球超6000所中学参与,是覆盖面最广的初中数学竞赛之一。其成绩被哈佛、MIT、斯坦福等顶尖高校列为评估学生数学潜力的重要参考,尤其对计划申请美本TOP30的学生具有显著加分效应。
作为AMC系列(AMC10/12→AIME→USAMO)的入门赛事,AMC8的成绩是后续冲击更高阶竞赛的“敲门砖”。许多国际学校将其纳入升学评估体系,国内重点中学也更青睐有AMC8奖项的学生,助力背景提升。
题目涵盖代数、几何、数论、组合四大核心板块,注重逻辑推理、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不同于应试刷题,AMC8要求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非常规问题,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数学潜力与学术韧性。
在美本申请系统中,AMC8全球前5%(Honor Roll)和前1%(Distinguished Honor Roll)奖项是重要的学术亮点。尤其对数学、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申请者,奖项能直观体现学术热情与专业适配度。 培养长期学术优势,赋能未来发展
参赛经历不仅能夯实数学基础,更能通过系统备赛培养抗压能力、时间管理与学术写作能力(需提交解题步骤)。这些软实力在大学申请与未来职业发展中均具不可替代的价值。
作为国际性赛事,AMC8吸引全球学生同台竞技,获奖者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国家的数学爱好者交流。这种跨文化学术互动经历,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全球竞争力与学术自信。
面向全球8年级及以下学生(年龄≤14.5岁),以202X年1月1日为年龄截止节点,个人即可报名,无需学校统一组织。
每年固定于1月第三个周二(如遇节假日顺延),202X年考试时间为1月23日(北京时间),考试时长40分钟,需提前调试设备(线上考需摄像头监控)。
共25道单项选择题,每题有A-E五个选项,答对得1分,不答/答错均不得分,满分25分,题目难度从易到难梯度递增。
采用“答对得分、不答不扣分、答错零分”规则,最终成绩以卷面原始分计分,无额外加权或扣分项,确保公平性。
全球奖项分四档:满分奖(25分)、全球前1%(Honor Roll of Distinction,通常需22+分)、全球前5%(Honor Roll,通常需17+分)、低年级成就奖(6年级及以下获15+分)。 备考关键
需重点掌握代数(占比40%)、几何(25%)、数论(20%)、组合(15%)四大模块,强化计算速度与准确率,同时熟悉英文题干翻译(尤其低年级学生需提前适应)。
考察质数判定(如试除法、费马小定理简化版)、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计算,以及余数问题(中国剩余定理基础题型)。典型题目如“三个连续整数乘积被6整除的证明”,需灵活运用整除性质与逻辑推理。
聚焦一元一次/二次方程解法、比例与百分比应用题,以及简单函数图像分析(如线性函数斜率意义)。高频题型包括“根据文字描述列方程求解实际问题”,要求快速抽象出数学模型。
涵盖三角形相似/全等判定、勾股定理应用,以及圆的基本性质(弧长与角度关系)。难点在于立体图形展开图还原(如立方体表面展开路径判断)和角度计算(多步骤推导复合角)。
核心是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综合运用,涉及枚举法(有限集合分类)、组合数基础计算(如从n个物品选k个的方案数)。典型题目如“用不同颜色标记立方体顶点的重复方案统计”。
考察古典概型(等可能事件概率计算)、独立事件叠加(如连续抛硬币特定序列概率),以及几何概型初步(面积比转化为概率)。需注意条件概率的简单场景应用(如“已知某事件发生下的后续概率”)。
要求快速解读柱状图、折线图、饼图中的数据趋势,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根据数据推断结论(如“根据销售趋势预测下月数值”)。重点训练从复杂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竞赛涵盖代数(方程/函数)、几何(三角形/圆)、数论(整除/余数)、组合(排列/概率)四大模块,部分考点超出初中课纲(如二次函数图像变换、勾股数拓展),需提前学习高中基础内容,知识密度与深度呈指数级提升。
表面简单的题目常暗藏“杀机”:单位换算(英寸/厘米)、隐含条件(最值取整)、逻辑跳跃(隐藏步骤)层出不穷。例如“求最大整数解”可能被误认为取近似值,一步疏忽直接丢分。
40分钟完成25题,平均每题仅1.6分钟。需快速完成复杂分数运算、多步骤方程求解及几何图形分析,对计算熟练度与抗压能力要求极高,稍有犹豫便可能“做不完卷”。
高分题(21 - 25题)常需跨模块综合解题:将数论规律与组合计数结合,或用几何对称性简化代数方程。例如“用最小公倍数推导排列组合方案”,要求思维灵活度远超常规考试。
近年题目愈发注重实际应用与创新场景(如病毒传播模型、密码锁设计),需快速抽象数学模型并匹配解题策略,传统“刷题套路”难以直接套用。
全球近10万考生同台竞技,前1%(约22分)需答对20题以上且几乎零失误,前5%(约17分)亦需稳定发挥。中国区考生逐年增加,高分段竞争已接近“毫厘必争”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