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小学家长咨询“我孩子目前小学二年级,AMC8竞赛明年考试能获奖吗?”、“我孩子在双语学校上课英语还不错的数学1-100也能数数,能备考AMC8数学竞赛吗?”诸如此类的问题。
其实,小学二年级开始接触AMC8竞赛,核心优势并非“提前冲刺获奖”,而是借助竞赛体系的科学性,在数学思维启蒙黄金期搭建更扎实的能力框架,同时培养学习兴趣与抗挫力,为长期数学学习铺路。
犀牛设有小学2-3年级AMC8数学竞赛预备班,学习完此课程的孩子既可以继续衔接AMC8数学竞赛基础班也可以参加袋鼠数学竞赛L1/L2的考试哦!
小学低年级校内数学以 “计算熟练度” 和 “基础概念认知” 为主(如加减乘除、简单几何图形),而 AMC8竞赛的核心考察方向是“用基础知识解决复杂问题”,能帮二年级学生跳出 “机械刷题”,提前激活关键思维能力:
AMC8数学竞赛题目常需要 “从已知条件推导隐藏关系”,而非直接套用公式。
例如:“20个小朋友排队,从左数小明第 5,从右数小红第 6,小明和小红之间有几人?” 这类题目需要孩子拆解“排队总人数、个体位置、间隔关系”,比校内单纯的 “排队计数” 更考验逻辑链条,二年级开始接触能更早养成 “分步分析” 的习惯。
AMC8会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场景(如购物折扣、行程安排、图形拼接),要求孩子把“文字描述转化为数学模型”。
比如 “超市买 3 送 1,每支笔 5 元,买 12 支需要花多少钱?” 需要先判断 “12 支里有几组‘买 3 送 1’”,再计算实际付费数量 —— 这种 “把生活问题‘数学化’” 的能力,是初中代数、应用题的核心基础,二年级启蒙能降低未来的理解门槛。
AMC8 不推崇 “标准答案路径”,同一道题可能有算术、画图、假设等多种解法。例如 “比较两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既可以用 “割补法”,也可以用 “数格子 + 估算”,孩子在尝试中会意识到 “数学不是只有一种解法”,避免思维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