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国际学校的王同学高二才接触 BBO ,却用这套方法半年冲到全球前10%:
晨间30分钟文献速读:不是让你啃《Science》全文,而是精读Nature News这类科研简报。既积累专业词汇,又掌握最新突破。有次考试出现的肿瘤免疫治疗题目,他两周前刚好在简报里看过图解。
实验手册可视化改造:把复杂的protocols画成卡通流程图。比如PCR反应步骤,别人记文字,他画了个小人在不同温度区跳舞的漫画,所有细节过目不忘。评委看到这种答案眼睛会发光。
错题本降维打击法:普通错题本记录错误选项,他的错题本会标注"这个陷阱在2019USABO第23题也出现过"。更狠的是会给题目分类贴标签,比如"伪装成记忆题的分析题",练就一眼看穿题目本质的绝技。
现在翻开生物书还觉得在看天书?记住:那些让你头皮发麻的信号转导通路和系统发育树,在提前布局的考生眼里,不过是又一组待破解的趣味密码而已。金奖领奖台上永远站着准备最早的人——只不过他们不会告诉你到底有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