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想备战 BPHO,却常被 “挑战赛、第一轮、第二轮” 的概念绕晕,不清楚每类赛事到底考什么、自己该备哪类。其实, BPHO 三大阶梯赛事是 “从入门到冲奖” 的梯度体系,每类赛事的定位和备考重点完全不同。这篇文章帮你理清赛事本质,再汇总不同赛事的备考核心,让备考方向更明确!
从 “为什么考、考什么、谁来考” 三个角度,快速看懂三大赛事:
-
- 赛事定位:低难度、广覆盖,帮新手熟悉 BPHO 题型和英文题干,建立备考信心;
-
- 考察范围:仅含力学(牛顿三定律、平抛 / 圆周运动基础)、电磁学(串并联电路、电场力基础),无综合题,英文词汇多为基础物理名词(如 force、mass、velocity);
-
- 适合人群:高一学生、物理基础薄弱,或第一次接触 BPHO,想 “试水” 竞赛的考生。
-
- 赛事定位:中等难度、选拨性,筛选有物理综合能力的考生,兼具奖项价值和晋级功能;
-
- 考察范围:以力学(天体运动、动量守恒、碰撞综合)、电磁学(电磁感应、复合场粒子运动)为主(占分 70%),少量热学(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波动学(光的折射基础),题干含长难句,需拆解物理过程;
-
- 适合人群:高二 / 高三学生、物理基础扎实(已掌握高中物理综合应用),或备考 1-2 个月,想冲击奖项、争取晋级的考生。
-
- 赛事定位:高难度、精英化,对标英国物理奥赛国家队选拔水平,聚焦全国高奖竞争;
-
- 考察范围:以力学(流体力学、角动量守恒)、电磁学(复杂电磁场综合、电磁感应难题)为主(占分 60%),需灵活运用解题技巧(如微元法、等效法),题干场景复杂(如结合工程实际);
-
- 适合人群:高三学生、BPHO 第一轮成绩优异(前 20%),或物理能力顶尖,想冲击全国金奖、银奖的考生。
二、再抓重点:不同赛事备考核心,精准对标汇总
针对每类赛事的定位,提炼 “必须抓、可以放” 的备考重点,避免盲目用力:
- 1. BPHO 挑战赛备考重点:抓 “基础 + 语言”,放 “难题 + 进阶”
-
- 核心抓什么:①力学、电磁学基础公式(如 F=ma、E=IR),每天 10 分钟默写,确保零错误;②英文题干 “速拆能力”,每天拆解 2 道题,圈画 “已知量、未知量”,积累基础词汇;③近 3 年挑战赛真题,只练基础题,不纠结超纲内容;
-
- 可以放什么:电磁感应、天体运动等进阶知识点,热学、波动学模块,避免 “基础没打牢,进阶学不会”。
- 2. BPHO 第一轮备考重点:抓 “核心模块 + 综合拆解”,放 “低频难点”
-
- 核心抓什么:①力学、电磁学综合题拆解,总结 “拆题干→匹配模型→列公式” 的解题逻辑(如 “复合场粒子运动” 拆为 “电场加速 + 磁场偏转”);②近 5 年第一轮真题,重点练中档题(跳过最后 1-2 道难题),每道题限时 10 分钟,提升效率;③“模型错配” 类错题,如用错动量守恒条件,找 3 道同类题专项突破;
-
- 可以放什么:热学、波动学的复杂计算(占分仅 10%),偏门知识点(如相对论基础),优先保核心模块正确率。
- 3. BPHO 第二轮备考重点:抓 “难题技巧 + 思维拆解”,放 “基础重复”
-
- 核心抓什么:①力学、电磁学难题技巧,如用 “微元法” 解流体力学、“等效法” 解复杂电场;②近 5 年第二轮真题 + 进阶题库,每道难题花 15 分钟分析 “题干逻辑”,不纠结计算细节;③“难题抢分点”,如写核心公式、画受力图,确保没做完也能拿步骤分;
-
- 可以放什么:基础公式默写、简单题型重复练习(如单一电路计算),聚焦高阶思维训练。
三、备考工具:1 步领取 “赛事 + 重点” 对照表
想直接对标备考重点,可领取配套工具:
- 关注本公众号,在后台回复关键词 “BPHO 重点汇总”;
- 获取 “三大赛事差异对照表、不同赛事备考重点清单”,直接对照执行,避免精力浪费。
BPHO 备考不用 “眉毛胡子一把抓”!先分清三大阶梯赛事,再抓准对应备考重点,才能高效提分。如果不清楚自己该聚焦哪类赛事的重点,随时留言,帮你免费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