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 HiMCM 数学建模,不少人都有个刻板印象:觉得只有理科生能 hold 住?其实不然,文科生同样适配!
要知道 HiMCM 不只考核数学能力,它是典型的团队竞赛,队内分工各有侧重 —— 文科生的优势在其中完全能发挥。接下来就具体聊聊,文科生参加 HiMCM 有哪些独特优势,以及这对未来的专业申请能带来哪些助力~
HiMCM美国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COMAP)主办,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学生跨学科赛事之一。竞赛以团队形式进行,每队由 2-4 名高中生组成,需在 14 天内选择一道题目,通过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交不超过 25 页的全英文论文。
✍团队参与:推荐 3-4 人团队,成员需技能互补
*禁止与队外人员讨论赛题
✍论文要求:包含摘要、问题分析、模型构建、数据验证、结果可视化等学术要素;数据来源需标注至三级文献,引用格式严格遵循 APA/MLA 标准。
✍奖项设置:
-
O 奖(特等奖):全球前 1%
-
F 奖(特等提名):前 1%-7%
-
M 奖(一等奖):前13%
-
H 奖(二等奖):前 28%
HiMCM的最终成果是一篇20页左右的英文论文。评审专家没有时间运行你的代码,他们评判的唯一依据就是你的论文。因此,写作质量直接决定获奖等级。
文科生懂得如何用精准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对图表、排版有更好的审美。能指导和协助制作更美观、信息量更丰富的图表,让论文在视觉上更胜一筹。
HiMCM的题目本质上是跨学科的,涉及经济、环境、社会、伦理等多个层面。纯数学或计算机背景的团队容易陷入“技术陷阱”,文科生则能提供模型之外的思考。
建模需要大量的前期调研,以确定模型参数、验证假设和寻找数据。科生在进行论文写作时,核心技能之一就是快速、高效地查找、阅读、筛选和整合海量文献。能迅速找到与赛题相关的学术论文、行业报告和政府数据,并提炼出关键信息供团队使用。
HiMCM的赛题往往是一个宏大、模糊的现实世界问题。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理解问题、厘清边界、并将其转化为一个可以研究的框架。文科训练的核心是批判性阅读和思考。文科生善于从复杂的题目描述中找出核心矛盾、隐含假设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一、经济学与商业分析
可以向招生官展示你具备扎实的定量分析能力,能胜任现代数据驱动的商业分析工作。数据可视化工具和报告撰写能力,可直接应用于商业案例分析与咨询项目,直接向招生官证明有 “将数据转化为商业洞察” 的能力。
二、传媒与交叉学科类
HiMCM 要求将复杂分析转化为清晰表达,与传媒专业所需的逻辑叙事能力高度契合。通过参与 HiMCM,文科生可掌握 Python/R 进行数据清洗与可视化,同时锻炼批判性思维。
卡内基梅隆大学 “人机交互”、纽约大学 “数据科学与社会” 等交叉学科项目,明确偏好 “能将技术工具应用于社会问题” 的申请者。
三、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类
HiMCM 要求将复杂社会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可以将如何把一个模糊的现实问题,定义、拆解并最终用一个结构化的模型去解决的过程,打造成核心文书素材,突出你的跨学科思维、团队协作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公共卫生与环境类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录取时,强调 “定量分析与公共政策结合” 的能力,HiMCM 经历可为此提供实证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