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1月30日(周五)上午 10:00-12:00
2026年1月30日(周五)下午15:30-17:30
现代合成方法学 :大幅增加对 有机金属催化 (如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 绿色化学原则 (原子经济性、可持续溶剂)在合成路径设计中的应用考查,要求分析催化循环机理。
题目中开始引入 计算化学 的数据结果(如分子轨道能级、反应势能面),要求考生解读这些数据以预测分子性质、反应活性或反应机理,体现理论与实验的结合。
显著增强与生物体系的结合,例如考查 酶催化机制 、 药物分子的构效关系 、以及 蛋白质与配体的相互作用 (如氢键、π-π堆积)。
新增对 新型功能材料 (如金属有机框架MOFs、石墨烯)的结构、性质及应用的考查,要求从分子层面理解其宏观特性。
越来越多地涉及对 高级光谱学数据 (如NMR动力学、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深度解读,用于确定结构或反应动力学参数。
紧扣全球议题,深入考查如 碳循环的化学过程 、 电池技术 (锂离子/新型电池)的电化学原理、 光催化 分解水等前沿能源转化课题。
好的,针对UKCHO竞赛的备考,以下是一份现阶段的备考规划,共6点核心建议,约300字。
立即完成1-2套近年真题进行严格模考。不计时初试以熟悉题型,第二次严格计时。核心目标是 精准定位自身在知识广度、深度(尤其有机、物化)、解题速度上的薄弱环节 ,使后续备考有的放矢。
切勿平均用力。应根据诊断结果,设立 有机反应机理、结构解析(波谱)、热力学/动力学计算、前沿材料化学 等专题,进行集中学习与练习,并将分散知识点串联成网络,实现融会贯通。
UKCHO考题多为前沿科研情境。需刻意训练从冗长题干和复杂图表(如反应路径、光谱数据、实验曲线)中 快速提取关键信息 ,并运用核心化学原理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这是高分关键。
定期阅读《Nature》、《Science》或权威科普网站中与化学相关的前沿报道(如新能源、新药研发),思考其背后的化学原理。此举能有效提升理解和应对陌生情境题目的能力。
建立错题本,但重点非抄录题目,而是 记录思维断点 :是知识漏洞、思路错误、还是计算失误?定期复盘,并寻找同类题目进行巩固,确保同一类错误不犯第二次。
备考中后期,定期进行全真模考。不仅为保持手感,更要 优化时间分配策略 。UKChO题量大,需形成适合自己的策略(如先易后难),确保在有限时间内拿到尽可能多的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