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后想从事商科专业的同学们来说,拥有商科竞赛的奖项将会是一个巨大的优势,NEC全美经济学挑战赛无疑是申请藤校的不二之选。
很多同学也想了解 NEC竞赛 的组队和奖项等方面的相关情况,具体如下~
NEC赛事分为三个组别:高级组AS,低级组DR,以及Pre组。Pre组就是属于大家可以玩一玩的那种,没有参加全球战的资格,它更多像是国内的同学自己跟自己竞赛,最多只能到达国内,因此跟全球接轨的是剩下两个组:DR和AS。
这几个组别的区别在于,AS组的建议是两门经济学全部完成,也就是高中初级经济学的宏观微观都学完了的情况下,比较推荐参加AS组,不太建议去别的组降维打击其他同学。
DR组官方建议是学过一门宏观或者是微观就可以参加,但是其实只学完一门是不够的,它涉及的知识点要大于一门,至少宏微观都得知道。
AS更适合现阶段就已经全学完了,接下来的时间只需要加深的同学;DR组更适合现在只有一门基础,接下来的4个月能够把剩下的一门补起来,还有一些时间可以稍作加深;
Pre组适合完全零基础的学生,没有任何经济学的背景,它的题目中带有中文解释,即使是英语基础稍微薄弱一些也可以参加。因此正经能够晋级拿奖的是AS和DR。
因此,要看学生的经济基础来做对应的选择,你是适合参加AS组的年级就去参加AS组,拿到AS组的奖项才能证明你确实在经济学上面是有一些成就的。
也有同学会在AS组和DR组之间犹豫,原因在于他觉得自己的经济学水平还可以但不是掌握的非常全,更适合DR,但是又担心DR组的认可度不够高,含金量是不是没有AS高。其实AS和DR的难度相差不大,它俩都属于是中高级别的挑战,
如果就结果来看,若是觉得自己挑战AS有难度,不如选择DR,没准可以在DR取得一个更好的成绩,在这方面不用强迫自己。
组队是一个特别关键的环节,Pre组由2-4个人组队,AS和DR组都需要有4个人。 NEC竞赛 是可以跨校组队的,跨校组队的影响非常小,大家不用担心这个。
但是,晋级涉及到的是团队的成绩,不是一个人努力就能晋级。参赛时大家需要做经济学测评,都是一些单项选择题,会涉及到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DR和AS组的还会做国际经济与实事。测试结束之后会选择团队中最高的三个成绩加和作为团队总分,依据团队总分进行大排名,前40%的成绩将会晋级,因此,队友如果不靠谱可能就无法晋级。
初赛、复赛和决赛都有经济学测评,Critical Thinking只在复赛和决赛出现,这是真正计算晋级分数的两项,另外还有两项(超级经济碗和经济创新挑战),这两项是现场的一些比赛小环节,不会计入晋级总分。因此,队友如果不靠谱的话,团队的晋级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那怎么样寻找靠谱的队友呢?好多同学特别容易进入一个误区:是不是要找一个关系比较近的,交情比较好的朋友当队友?大家要知道自己参加NEC的目的,如果只是想体验一下那就没关系,如果是希望在付出同等的时间下能够冲刺更好的结果,那就要慎重选择队友,老师将寻找队友的方式按照优先级进行了排列。
首先最推荐的方式是在学校当中选择,大家在学校是比较容易了解到一位同学的,包括这位同学日常是否及时完成作业或者老师布置的工作,能否在DDL之前提交工作或学习任务,有很多细节可以被用作参考来判断这位同学是否合适。
如果确实不方便在学校当中找队友的话,其次的选择才是跨校,这里比较推荐大家通过机构来寻找,机构知道团队的质量决定它今年整个赛事的成绩,因此会为大家寻找成绩较好的队友。
最后才是去考虑到社群组队的方式,这个方式的弊端在于大家都不是同一个学校的,互相并不熟悉,也不太容易了解到对方的真实水平以及能否在比赛中顺利投入到对应的精力。
大家组队不用特别着急,在11月30号报名完全截止之前可以随时去找,尽量在同校当中找一些很用心想要参加比赛的队友。
大家对考察环节应该不是非常陌生了,经济学测评环节在复赛和决赛考察的题目数量不一样,但是其实也都是同样的东西,宏观、微观和国际经济与实事都会涉及到,题量也相对友好,但是每道题的占比非常大。因此需要大家做到经济无死角,涉猎范围要广阔一些,每道题基本上都要会。
案例大剖析,学生要在拿到题目的十天中写3000字的论文,这个如果学生独立完成的话还是蛮困难的。如果大家读过历年真题或者是历年得奖的论文就会发现,这些获奖的论文里面的知识点不仅有课内的,还会有课外知识点的堆叠,因此在备赛的过程中,要根据主题学很多课外的知识点,课内课外同时积累,需要很深很广的知识点的积累。
就区域站来讲,它整体的晋级率还是不错的,差不多能有40%-45%,也就是说理论上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可以晋级,虽然它整体的含金量可能不想大家想象的那么高,但是只要涉及到中国站和全球战的话,含金量一下子就上来了,只要你能晋级,就意味着你已经跟全国很多比较好的优秀团队角逐了,如果能拿到奖项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像经济的满分名人堂,差不多只有1%或者更少的同学能拿到。
这个比赛符合大家期待的一个点是:只要你好好准备,总是能拿到一个奖的。例如区域站的团队总分奖,宏观微观或者国际经济与实事中10%也会有奖等等。
中国站也是有团队的奖项和单项的奖项,前30%都会有个人的优胜奖,全球站参与的团队就更少了,差不多20-40个,也会有个人的奖项。因此,这个赛事对大家还是非常友好的,只要大家好好准备,基本上是可以有所收获的。

📢:添加犀牛老师领取资料包哦~
犀牛国际坚持小班化、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能让授课老师在最大程度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态与知识掌握程度,用精英老师来培养精英学生,让学生学习优秀的方法,为学生埋下优秀的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