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高中,参加AMC竞赛该怎么规划?

时间:2024-05-18 13:47:06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AMC竞赛的高含金量和高认可度,使得AMC每年参赛人数不断增加、考试难度也每年递增。随着AMC竞赛题库不断再更新,想要晋级获奖,就需要参专业的AMC竞赛培训!那不同年级,不同体系的数学竞赛该规划呢?

谁可以参加AMC?是不是3-12年级均可参加呢?AMC是为那些喜欢解决问题的人准备的,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般都可以参加,但是对于年级过低的学生来说,AMC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也只能是陪跑,所以在AMC年级竞赛规划上,同学和家长需要多多考虑。

小/初/高AMC竞赛如何规划
01
3年级

不建议备考。3年级孩子太小,AMC8涉及到初中知识,需要补充的知识点过多,学不懂,学起来也太吃力。

02
4-5年级

可以开始备考AMC8了。可以不用设定太高的分数要求,15分以上即可 (A证书,六年级以下要求15+)

03
6年级

基础一般的学生目标全球排名前5%(H证书),一般需要17+的分数。基础好的学生,目标全球排名前1% (DH证书),一般22分左右。

04
7-8年级

7-8年级AMC8获奖的学生,同时可以开始备考AMC10了,第一次考试AMC10目标定位到90+(八年级以下特有的A书)

05
9年级

AMC10目标定位到全球前2.5% (H证书),分数一般在100分左右此时达到目标就已经有了晋级AIME的资格(近几年分数线下降明显,一般96+可晋级)

06
10年级

9年级没拿到晋级资格,可以再做AMC10最后冲刺,还有机会;9年级已经达到晋级目标,可以着手准备AIME了。有兴趣可以冲刺AMC10全球排名前1%(DH证书),一般需要130~135分之间;

07
11年级

参加AMC12,目标获得AIME晋级资格,前5%,一般100分左右(H证书)

08
12年级

11年级获得AIME晋级资格,着手准备AIME;有兴趣可以冲刺一下AMC12的1%,分数115~125之间。11年级未获得AIME晋级资格,最后一次机会一定要晋级。

AMC分为三个级别:AMC8、AMC10和AMC12三个等级。比如说推荐八年级学生参加AMC-8,但是如果有能力也可以挑战更高级别。那不同级别的竞赛该怎么规划呢?

图片

小/初/高AMC竞赛如何规划
01AMC8竞赛规划思路

小学/初中的学生提前学习,培养数学思维,提升英语能力。对孩子们来说,可以先准备AMC8的这种题,相对于国内的孩子来说是可以驾驭的,并不是很难。

可以通过AMC8的练习,一方面把数学思维培养起来,同时把英语也练习起来。但是AMC8没有太多时效性,对以后的申请并没有什么帮助,更多是为了小升初和后面的AMC10和AMC12打基础的。

02AMC10竞赛规划思路

基础一般的学生,8、9年级开始准备,基础相对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在7年级的时候开始准备。

原因一:时间充裕,压力小;原因二:AMC的数学知识点都基本是国内的初高中知识,绝大多数都是初中知识,所以孩子在理解上是不会有问题的。难的在于打破思维局限,将所学到的知识认识到、学习到、运用到更宽的范围上。

03AMC12竞赛规划思路

基础一般的学生,10年级开始准备,提前打基础,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9年级开始准备。

AMC8培训课程

针对AMC8课程,采用先测试,后入班的模式,检测学生基础,规划适合的课程学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负责,让学生学的懂、学得会。

Pre-AMC8课程

AMC8竞赛考察知识点包含小学段+初中段7.8年级知识,对于3-5年级低龄段学生,知识基础存在较大的差距,传统的课程无法帮助低龄段学生学习和理解,那么就产生了Pre-AMC8课程。

Pre-AMC8课程主要以帮助学生补充、巩固基础知识为主,对AMC8考试中常考硬核的19个知识点,打破低龄孩子参加AMC8竞赛难的问题。

AMC8进阶课程

第一阶段,夯实知识点(50小时)

扎实的基础是冲分的关键,AMC8基础课程,针对AMC8考试所需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单个知识点深入挖掘,学懂学精,该阶段所需花费时间较多,重视学习-回顾,大约需要50个小时左右;

第二阶段,知识点串联(30小时)

基础知识夯实之后,将单个知识点进行串联学习,查漏补缺的同时,学会知识点的灵活运用,锻炼思维及解题能力,真正的学会AMC8知识。

第三阶段,模考与冲刺(30小时)

该阶段针对已经具备良好的AMC8基础知识的学生,重要进行查漏补缺,时间训练及技巧训练,多种解法解决问题,模拟正式考试状态,结合模考,高效提升

要了解pre-AMC8/AMC8课程

添加微信小助手在线咨询

👇获得1V1服务 👇

 

图片

TEL:13023111482(同微)

关键字:AMC8竞赛​,AMC8​培训,AMC8​数学竞赛,AMC8,

推荐资讯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