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世界TOP级大学申请中脱颖而出?这篇国际竞赛科普全攻略一定要看!

时间:2024-06-19 11:03:31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参加国际竞赛对于非QS前100的学校来说可能非必须项目,但对于QS100以内,甚至是立志爬藤冲G5的同学来说,一个有含金量的国际竞赛可以增强学生的申请优势,如果在高认可度的国际竞赛中取得名次,不仅可以证明个人能力,还可以直观的向招生官展示自己对于某一领域的热爱,这些经历的背书加持,能更好的让学生在名校申请中脱颖而出!

 

目前可供初高中生选择的竞赛高达百余种

主流的也有三十项之多

  • 面对如此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竞赛,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竞赛?

  • 在标化、GPA、文书等指标占据的时间里,又如何选择安排?

  • 如果申请计算机、数学、工程等热门专业,又参加哪些关联性强、含金量高的国际竞赛?

国际竞赛有哪些分类
 
 
01
按照学科/专业类竞赛划分

 

1、学科型竞赛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基础学科的竞赛。

 

  • 数学类:美国AMC系列竞赛、UKMT系列竞赛、欧几里得、澳洲AMC、HiMCM数学建模大赛、HMMT数学竞赛……

  • 物理类:物理碗、BPhO英国物理奥赛、PUPC、BAAO、SIN、CAP、ASOP……

  • 化学类:CCC加拿大化学竞赛、UKChO英国化学奥赛、USNCO美国化学奥赛……

  • 生物类:BBO英国生物奥赛、USABO美国生物奥赛、Brain Bee脑科学大赛……

  • 计算机类:CCC加拿大计算机竞赛、USACO竞赛……

本次,老师将站在竞赛规划角度,为大家详细讲解竞赛规划全攻略,找准定位,瞄准适合自己的国际竞赛,尽早做好规划,速收藏!

2、文商类竞赛

经济类、商科类、人文社科类等

  • NEC、IEO、BPA、沃顿等商科和经济类比赛;

  • John Locke论文、哈佛国际评论学术写作竞赛等写作竞赛。

    3、科研型竞赛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竞赛…

     

     
    02
    竞赛形式划分

     

    1、传统类赛事:

    • 科目比较单一,以单一学科为主,适合单科学霸

    • 比赛形式:以线上/线下的笔试为主单人答题竞赛

    • 考察核心能力:考察个人,解题能力“熟练度”

    • 代表竞赛:比如AMC、UKMT、BPhO等竞赛

     

    一般是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思考能力。

     

    比如AMC8,40分钟25道选择题,相当于1分半答一题,难题解答不超过二分钟,强度之大是令人发指的。

     

    2、融合类赛事:

    • 多个专业知识点的融合,比赛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 适合人群:综合型学霸

    • 参赛形式:个人赛+团队赛进行

    • 考察综合能力:创造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时间规划能力等

    • 代表竞赛:比如HiMCM、iGEM等竞赛

     

    这类竞赛除了考察学生学术能力,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团队意识,解决问题能力。

     

    如何判断含金量与难易度
     
    • 评委:评委在学术界及相关领域的影响力,会直接影响到比赛含金量

    • 组委会:看举办方的含金量与知名度,以及在全球各赛区有承办方的赛事

    • 获奖人数:获奖人数越少,通常比赛竞争力越高(但并非绝对)

    • 奖项设置:奖项设置复杂,名目繁多的赛事,通常含金量都不高

    • 获奖比例:过高的获奖比例下绝对没有高含金量的赛事

    • 参赛人数:人数越多,受众越广,通常赛事的影响力也越大

    • 选手分布:参赛人数越分散,比赛影响力越大,含金量也越大

    • 比赛历史:历史悠久的赛事,可信度、知名度都会大大提高

    • 应的大学赛事:有对应学生级别赛事的国际竞赛,通常更系统,比赛更有难度层次

    • 参赛者年龄层次的划分:划分越细,往往赛事的出题,评比等系统,这类赛事规模也比较大,往往都是含金量高的赛事,比如AMC

    • 晋级轮次:显而易见,晋级轮次越多,筛选出的人数比例就越少,难度就越高

    • 知识点广度:知识点越多,学科要求越多,赛事难度越大

    • 知识点深度:比赛对知识点深度越高,难度越大

     

    这么多竞赛如何选择
     
     
    01
    擅长方向&专业需求

    数学代表国际竞赛:

    AMC8/10/12、AIME、SMCBMO欧几里得HMMT、PUMaC、HiMCM等

     

    物化生代表国际竞赛:

    物理碗、PUPC、BPhO、USNCO、USABO、BBO、IGEM、Brain Bee、HOSA、JCCO、CCCCCO等

     

    计算机信息类代表国际竞赛:

    USACO、加拿大CCC、ACSL

     

    商科类代表国际竞赛:

    NEC、SIC、FBLA、BPA、沃顿商赛

     

    人文社科类代表国际竞赛:

    John Locke论文竞赛、马歇尔学会经济论文竞赛哈佛国际评论学术写作竞赛

     

     
    02
    适合的年级

     

    1-6年级学生可参加的竞赛

    数学:袋鼠、澳洲AMC、AMC8、JMC、美国数学大联盟等

    生物:Brainbee Junior组

    计算机:USACO等

     

    7-9年级学生可参加的竞赛:

    数学:AMC8/AMC10、IMC、SMC

    物理:JPC/IPC

    化学:YBTC、JCCO、C3L6

    生物:Brainbee Junior组、IBO等

    计算机:USACO等

    商科:NEC、SIC、BPA等

    人文社科:John Locke论文Junior组

     

    10-12年级学生可参加的竞赛

    数学:欧几里得、AMC12、AIME、BMO等

    生物:Brainbee高年级组、BBO、USABO、HOSA、iGEM

    物理:物理碗、BPhO、PUPC等

    化学:UKChO、CCC/CCO、USNCO、ASOC等

    商科:NEC、FBLA、沃顿等

    计算机:USACO等

    人文社科:John Locke论文Senior组、马歇尔论文

     

     
    03
    留学目标国家

     

    优先参加留学意向国家的国际竞赛,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可以优先选择本国举办的一些国际竞赛,本国国际竞赛的认可度会更高一些。

     

    比如英国BMO与美国AMC,可任选其一参加,但如果时间充足,可以两个都参加,没有绝对只能参加一个。

     

     
    04
    目标院校

     

    如果想简单方便的话可以直接搜索学校官网,不少牛校都会列出他们认可的、建议学生可以用来提升自我的项目。

     

    例如说MIT、耶鲁、卡内基梅隆等名校会在申请表上预留出填写AMC成绩的位置,准备申请以上院校的同学,建议参加AMC竞赛;牛剑也会在官网推荐参加一些竞赛。

     

    事实上,招生官对竞赛项目的理解与国内一样,也是会根据比赛的级别和难度来评判某个奖项或活动的含金量。

     

    选择竞赛要考虑的因素
     

    选择适合自己的国际竞赛需要考虑几个因素:

     

    1、兴趣和专长:

    选择你感兴趣并且擅长的领域,这样你会更有动力和耐心去准备竞赛。

     

    2、学术目标:

    竞赛应当与你的学术目标和未来规划相符合。如果你希望进入特定领域的大学或专业,选择相关的竞赛会更有帮助。

     

    3、难度和挑战性: 

    考虑你的水平和能力,选择适当难度的竞赛,既能保持挑战性又不至于过于困难。

     

    4、竞赛的声誉和影响力: 

    选择那些在学术界有一定声誉和影响力的竞赛,这样可以增加你的竞争优势。

     

    5、时间和资源:

    考虑你可以投入的时间和资源,确保能够充分准备并参加竞赛。

     

    选择竞赛必须规避“三种心态”
     
    1、“别人参加什么竞赛我也去参加”

    2、“拿不了大奖、拿个小奖也好”

    3、“盯着一个竞赛打,今年拿不到明年继续”

    以上三种心态从一开始就要避免的。

     

    这就是对竞赛的错误规划,导致最后的竞赛结果只能成为申请材料中的一个没有含金量的点缀,对于本可以在竞赛中捧回大奖的学神学霸来说,这种把竞赛“玩坏”的结果无疑是最可惜的。

     

    无论是竞赛的选择,还是其他课外活动,都建议选择与将来深造的专业所匹配的。在某一领域持续进行相关研究,会更受招生官青睐,也会帮助你更深入了解该专业。

     

    对竞赛感兴趣

    想要了解各年级学科竞赛推荐

    想要竞赛历年真题+备考课程

    想要通过竞赛规划申请世界名校

    添加微信进行一对一咨询

    图片

    微信:X-NEW001

关键字:AMC8竞赛​,AMC8​培训,AMC8​数学竞赛,AMC8,AMC10,AMC12,AMC,AMC数学竞赛,

推荐资讯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