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各大数学竞赛办得风生水起,申请学校时,哈佛、MIT、牛剑等顶级名校也鼓励学生晒出自己的竞赛成绩。
袋鼠数学竞赛 (Math Kangaroo) 是由澳大利亚著名数学家Peter O’Halloran于1980年发起的针对 1-12 年级学生的一项全球规模最大的青少年数学竞赛。

如今每年有87个国家和地区举办,2019年超过630万学生参加。
袋鼠数学竞赛在美国已经有超过20年举办历史,每年参赛人数快速递增,尤其在亚裔人口较多的加州每年袋鼠数学考位一位难求!2021年,中国同学超过58,000人次参加了袋鼠数学思维挑战。
袋鼠数学国际竞赛的题目相比其他的数学竞赛题更具趣味性,对孩子来说也是练手的好机会,只要认真参与,获奖的几率还是很高的,全国排名前35%都能得奖,除此之外各赛区前20%还有数学技能奖。在线考试也非常方便,足不出户就可以参加这样高含金量的国际赛事!
竞赛内容为30道选择题,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50分。
起始分数30分,1-10题每题3分,11-20题每题4分,21-30题每题5分,空题不得分,答案错误扣1分。
适合学生:12年级及以下的学生,可选择适合的Level。
因为不同等级考试分时段进行,极少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同时报名参加多个等级考试,再次报名注册选择相应等级即可。
学生可以选择报名高于所在年级的级别考试,不允许选择低于所在年级的级别。奖项评定将分等级和年级单独评奖。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Math Kangaroo的题目。
我们看下面这道题,这是1、2年级的题目,你让孩子读一下,看看能否看得懂题目?
第一遍看这个题目的时候有点懵,再仔细看题目、看图案,才发现,原来每只瓢虫身上都有圆点,而圆点的数量也各不一样,因此文中强调了一句“in the order of increasing number of dots”,必须要理解这句话,才能明白需要根据圆点的数量来连接瓢虫的道理。这题的答案是D。
2、视觉训练也是非常重要,先是能捕捉图像,然后分析图像,并且在大脑里能还原图像。特别是对于数学里面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这完全就是视觉感知能力的一个体现。
看下面这道1、2年级的视觉训练题目,问一个图像颜色交换一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等到了3、4年级,还是同样的图案,但是对孩子思维难度要求更高。你看下面的题目,不仅仅是需要孩子将颜色交换一下,还需要将图像旋转一下,问最后变成什么样子?
3、除阅读理解能力、视觉感知能力,还考察孩子建模能力
我们看下面这道3、4年级的题目,有4个球,分别是10g、20g、30g和40g,根据图里面的天平指示,问哪个球是30g?
这道题目就需要孩子能根据图像所示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否则这道题目TA是做不出来的!这个数学模型应该是下面这个样子:
第一个模型是:A+B > C+D,这对应于第一张图,表示A和B的重量比C和D的重量重。
第二个模型是:B+D = C。这对应于第二张图,表示B和D的重量和C一样重。
有了这两个模型,孩子把数字带入进去,就比较容易得到答案了!答案是C。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太小、竞赛太难,但袋鼠数学竞赛并不强调高难度和高挑战,题目更多是从生活出发,跟嘉年华一样,吆喝着让孩子来玩一玩。在英国,袋鼠竞赛是比奥数竞赛低一个难度级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