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MCM竞赛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之一,是STEM专业申请者提升学术背景的重要途径。HiMCM竞赛含金量高,但同时难度也是蛮高的,所以备赛HiMCM竞赛,一定要先了解HiMCM竞赛难度,才能“对症下药”的备赛HiMCM。本篇带大家深入了解HiMCM竞赛难度以及备赛攻略!
HiMCM竞赛的难度在一众国际数学竞赛中都堪称顶尖。它不仅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对学生的编程技巧、逻辑思维、论文写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具体如下:
HiMCM的题目通常是开放性的实际问题,没有固定答案,需要参赛者自己分析问题、建立模型。题目涉及的领域广泛,可能包括环境科学、社会政策、工程技术、经济优化等,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储备。
从题目公布到提交论文,参赛者只有14天的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学生需要完成从选题、建模、计算到论文撰写的全过程,这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最终提交的论文需要用英文撰写,且不超过25页。论文需要详细阐述建模过程、计算结果和结论,还要有图表和数据分析。这对于非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难度。
HiMCM竞赛不仅要求参赛队伍解决问题,还要求解决方案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近年来,评审标准更加严格,解题创新性和模型落地性成为评分重点,简单套用模板很难拿到高分。
团队组成:每队由 1 至 4 名学生组成,且尽量来自同一所学校。每队需配备一名指导教师。
• 注册截止:2025年11月5日(美东时间下午2:00)
• 竞赛窗口:2025年11月5日15:01-11月18日20:00(美东时间)
✅ 答题要求:参赛团队需在 14 天内完成建模解决方案,并以数学建模的方式撰写一篇英文论文,篇幅不得超过 25 页。
✅ 资源使用:竞赛过程中,团队可以使用书本、计算机、软件、网络等资源,但不能与队外的任何人讨论。
🏆 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约31%
🏆 成功参赛奖(Successful Participant):约46%
推荐3-4人组队,涵盖建模、编程、写作、数据四大职能。
🔸 建模手需精通数学理论与编程,主导问题拆解与算法设计;
🔸 程序员至少掌握Python、MATLAB等编程语言,能实现算法;
🔸 可视化成员精通PPT、Tableau等工具,擅长数据可视化。
🔸 数学基础:深入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等基本数学知识,掌握常见的数学模型;
🔸 编程技能:至少熟练掌握Python、R或MATLAB中的一种编程语言,熟悉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工具;
🔸 学术写作:掌握数学建模论文的规范结构和写作要求,能够运用专业软件绘制清晰、准确、美观的图表。
限时完成往年赛题,如2024年的赛题,通过模拟训练,熟悉竞赛流程,提高团队协作和时间管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