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事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写作赛事之一,哈佛国际评论竞赛(HIR)持续吸引全球中学生探索人类共同挑战。2025年赛事迎来多项革新,本文系统梳理赛程安排、写作规范与策略要点,为参赛者提供全面备赛指南。
一、2025赛季HIR竞赛赛季时间轴
2025年HIR采用三赛季滚动制,为不同备赛节奏的选手提供灵活选择:
1、春季赛
报名截止:2025年4月25日(美东时间23:59)
作品提交截止:2025年5月31日
线上答辩日:2025年6月9日
2、夏季赛
报名截止:2025年7月31日
作品提交截止:2025年8月31日
线上答辩日:2025年10月5日
3、秋冬季赛
报名截止:2025年11月30日
作品提交截止:2026年1月2日
线上答辩日:2026年2月5日
4、参赛须知:
全球9-12年级学生可个人或2人组队参赛,双人团队需在注册时同步提交成员信息
中国赛区选手需通过官方合作通道报名,注意时差换算
超时提交作品将自动丧失参赛资格
二、HIR竞赛三大主题解析
2025年首次开放主题三选一机制,要求从全球视角切入,避免聚焦单一国家:
全球公域与共享资源治理
核心议题:分析海洋、大气、极地等无主权资源的分配困境,例如《巴黎协定》履约差异、公海渔业配额争端或国际空间站合作机制。
创新方向:卫星遥感监测非法捕捞、碳交易市场失衡的技术解决方案。
变化中的全球秩序与新兴力量
核心议题:探讨金砖国家扩容、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对美元体系的冲击,或东南亚制造业升级引发的产业链重构。
创新方向:对比传统大国与新兴经济体在人工智能伦理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博弈。
韧性城市与未来都市
核心议题:研究智能技术应对气候灾害的实践,如新加坡垂直农场、东京地下蓄洪系统及哥本哈根碳中和城市模型。
创新方向:设计“智慧海绵城市”中政府-社区-企业的三方协同治理框架。
选题原则:需从13个细分领域(网络安全、公共卫生、能源环境等)切入,挖掘“被主流忽视的全球议题”,例如非洲数字货币普惠金融实践或北极原住民文化生存权保障。
三、HIR竞赛论文写作规范
1、格式要求:
字数限制:800-1200词(不含图表、数据表及作者声明)
语言规范:英文撰写,采用美式拼写,禁用被动语态过度堆砌
原创声明:严禁使用ChatGPT等AI工具,所有文章将通过Turnitin、GPTZero等多重检测系统筛查
2、学术标准:
文献引用:
所有事实性陈述需附可靠来源,优先使用超链接标注数字资源
非数字资源按AP风格手册规范引用(例:纸质档案需注明出版社及页码)
结构框架:
采用“问题-分析-解决方案”逻辑链
引言明确研究问题,结论提出可操作的治理建议
伦理规范:
文化敏感性议题需平衡多元视角(如分析移民政策时兼顾经济效用与人权保障)
3、常见误区:
避免选题泛化(如“全球化的利弊”),应聚焦具体案例(如“东盟数字贸易壁垒对中小企业出口的影响”)
禁用社论式写作(Op-eds),需保持学术客观性
数据需时效性强,优先引用2022年后权威报告(如UNCTAD数据库、世界银行气候门户)
五、HIR竞赛评审与奖项体系
1、评分模型(55分制):
内容与选题(30分)
选题创新性(5分)
论证逻辑链完整性(10分)
论据相关性(15分,需经济数据与理论双重支撑)
风格与规范(25分)
AP格式执行度(10分)
学术语言严谨性(10分)
文化敏感性(5分)
2、奖项设置:
金奖(Top 3%):证书+作品获期刊发表资格+2年HIR订阅权限
银奖(Top 10%):证书+1年期刊订阅+官网展示
铜奖(Top 20%):证书+官网名录收录
单项奖:杰出写作/研究设计等专项荣誉
晋级机制:
初评全球前20%-25%入围决赛答辩
线上答辩包含10分钟主题演讲(需PPT可视化展示)+5分钟评委质询
最终成绩=文章评分(70%)+答辩表现(30%)
六、HIR竞赛高频问题解答
Q1 如何规避AI检测风险?
禁用ChatGPT等生成工具,文献综述需自主归纳
使用Grammarly仅限基础语法校对模式
Q2 双人组队如何高效协作?
分工建议:一人负责数据搜集与建模,一人专攻行文与逻辑优化
提交时需附作者贡献声明
Q3 答辩环节如何准备?
重点预判伦理性质疑(如“技术治理是否侵犯隐私权”)
制作对比图表(例:哥本哈根与东京碳中和路径差异可视化)
Q4 竞赛对大学申请的价值?
近年78%决赛选手获常春藤盟校及全球TOP50录取
获奖研究可转化为申请文书核心素材
七、HIR竞赛参赛策略建议
四阶段备赛法:
选题破局:从HIR期刊近三年137篇论文中寻找研究空白(如“全球疫苗分配中的小国博弈策略”)
研究深化:结合定量分析(如跨国公司供应链重构数据)与质性研究(原住民社区访谈)
写作优化:采用“漏斗式结构”——从宏观背景切入,逐层收缩至核心案例
模拟答辩:录制演练视频,调整语速与肢体语言
红线警示:
任何未标注引用均视为学术剽窃,评级直接降至E档
单一文化视角论述敏感议题(如仅批评新兴国家环保政策)将扣减风格项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