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投资挑战赛(Student Investment Challenge,简称SIC)是由美国经济教育学会(CEE)官方认证的全球性金融赛事,面向全球6-12年级中学生。该赛事通过模拟交易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中学生的投资分析能力与金融素养,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中学生金融赛事之一,2025年参赛人数突破15万,覆盖全球40余个国家。

一、赛事含金量
SIC商赛凭借其学术权威性、国际影响力和对升学的显著助力,成为中学生金融投资领域的顶级赛事。
赛事得到美国经济教育学会(CEE)和美中经济学社(ACME)的学术认证,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知名学术机构的支持。高盛、麦肯锡等金融机构将SIC纳入人才评估体系,华尔街基金经理也推荐其作为金融投资能力的培养平台。
赛事奖项对升学申请具有显著加持效果。全球站金/银奖受到宾大沃顿商学院、纽大斯特恩学院等顶尖商学院的高度认可,是申请经济/金融专业的重要履历。近三年全球站金奖得主中,82%获得美国TOP30商学院录取,72%进入哈佛、宾大等TOP10院校。QS排名前30的大学招生办明确将SIC奖项列为商科申请加分项,牛津大学经济系甚至为全球站金奖得主开通自主招生绿色通道。
此外,赛事内容与国际课程体系高度衔接,与AP微观/宏观经济学重合度达80%,与IB课程交叉覆盖发展经济学模块。参赛学生A-Level经济A*率提升至92%,显著高于非参赛群体。
SIC商赛核心价值维度
价值维度 |
具体体现 |
学术深度 |
运用CFA知识体系框架,强调严谨的财务分析与投资决策流程 |
实践应用 |
在模拟或真实交易环境中检验投资策略,体验市场波动与风险管理 |
升学助力 |
高等级奖项受全球顶尖高校高度认可,是申请文书与面试的重要素材 |
全球视野 |
与世界各地优秀学子同台竞技,了解全球市场动态,培养国际竞争力 |
职业启蒙 |
深入了解金融行业运作,为未来在投行、资管、研究等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
二、报名方式
SIC商赛报名主要通过Bloom平台进行,具体流程如下:
1.访问官网:登录Bloom官方平台(www.webloom.cn/bloom_web/#/)
2.注册账号:初次参赛需先完成注册步骤,填写基本信息
3.选择组别: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交易组或策略组
4.填写信息: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学校信息及联系方式
5.组队信息:策略组需组建2-4人团队,可跨校、跨年级、跨地区组队
6.缴纳费用:交易组费用约399元/人,策略组约599元/人
7.完成报名:提交所有信息并完成支付后即报名成功
参赛对象为全球6-12年级在校中学生,海内外学生均可参与。策略组允许跨校、跨年级、跨地区组队,但需统一沟通语言。每支队伍需要有一名成年指导老师(可为学校教师或金融机构从业者),但不参与具体操作。
三、比赛时间
SIC商赛每年举办两次,分为春季赛和秋季赛。2026赛季的时间安排如下:
2026赛季SIC商赛关键时间节点
赛事阶段 |
秋季赛日程 |
春季赛日程 |
报名启动 |
2025年9月 |
2025年9月 |
初选站 |
2025年10月-12月 |
2025年12月-2026年3月 |
全球站 |
2026年1月-2月 |
2026年7月-8月 |
对话奥马哈峰会 |
2026年5月初(奥马哈) |
2026年5月初(奥马哈) |
2026赛季秋季赛的报名时间为2025年9月至12月,初选站比赛时间为2025年10月至12月,全球站比赛时间为2026年1月至2月。对话奥马哈峰会则计划于2026年5月初在美国奥马哈举行。
四、竞赛内容与形式
SIC商赛分为交易组(Junior Division)和策略组(Senior Division)两个组别,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交易组适合零基础学生个人参赛,侧重基础交易操作,仅能参与初选站,不晋级全球站。其考核内容为100%的线上模拟交易,使用虚拟本金操作美股/港股,需完成至少8笔跨行业交易。
策略组需要2-4人团队参赛,注重深度投资分析,可晋级全球站。考核内容包括线上模拟交易(占比10%)和投资策略报告(占比90%)。区域站前40%的团队可直接晋级全球站,另设20%候补名额。
SIC商赛两组别对比
特点 |
交易组 |
策略组 |
参赛形式 |
个人参赛 |
2-4人团队参赛 |
核心任务 |
线上模拟交易 |
交易+报告 |
晋级资格 |
不晋级全球站 |
区域前40%晋级 |
适合人群 |
零基础或初学者 |
有基础、追求高阶挑战者 |
1.初选站内容
交易组:进行线上模拟交易(占比100%),初始虚拟资金10万美元,在限定股票池操作。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线上模拟交易,沉浸式体验股市波动。
策略组:考核线上模拟交易(占比10%)和个股分析报告(占比90%)。团队需在指定股票池中挑选不超过3支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从宏观环境、行业趋势、财务数据、风险评估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阐述。报告需涵盖宏观分析、行业研究、财务数据(如PE/ROE)及风险评估。
2.全球站内容
仅策略组晋级全球站,考核内容升级为:
投资策略报告(25%):需要整合ESG趋势、量化模型(如CAPM),内容需包括宏观经济与行业分析、个股/ETF选择逻辑与基本面/技术面分析、投资组合构建(资产配置、风险控制)、交易策略说明(买入/卖出依据、仓位管理)以及绩效评估与归因分析。
公开答辩(55%):全英文展示投资逻辑,接受评委质询估值模型与风险控制。采用"基金经理路演"模式,评委包括华尔街投行高管,选手需在10分钟内阐释策略逻辑并回应尖锐质疑。
U-FEB Quiz(10%):30分钟限时金融知识测试,内容包括金融专业名词、投资基础知识等,测评学生的金融投资知识基础。
线上模拟交易(10%):继续在模拟交易平台操作,考验实时决策与应变能力。
五、竞赛流程与环节
SIC商赛的完整竞赛流程包括初选站、全球站和对话奥马哈峰会三个环节,为晋级关系。
初选站是首个环节,所有参赛者均需参与。交易组仅进行线上模拟交易;策略组则需完成模拟交易和投资策略报告。区域站总分排名前40%的团队可直接晋级全球站,未直接晋级的团队,全国范围总分排名前20%有机会候补晋级。
全球站仅策略组晋级,考核内容更为全面和深入,包括线上模拟交易、投资策略报告、公开演讲答辩和U-FEB Quiz金融知识测试。全球站还设有"经济危机沙盘"模拟国家级财政危机,该环节被沃顿商学院纳入案例教学库。
对话奥马哈峰会是从SIC全球站参赛学生中选出20人,前往美国奥马哈参加6天5夜的活动,与全球金融领袖直接对话,亲临巴菲特股东大会现场。
六、知识体系与技能要求
SIC商赛考察的知识体系涵盖四大核心领域:
1.投资工具:股票(普通股/优先股)、债券(国债/企业债)、基金(ETF/共同基金)的特征与交易规则。
2.财务分析:关键指标包括PE(市盈率)、PB(市净率)、ROE(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财报解读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表的关联分析。
3.宏观经济:GDP增长率、CPI通胀率、失业率对行业的影响;货币政策(如美联储加息)与市场周期的关联。
4.策略与风控:经典策略包括价值投资(低估资产)、成长投资(高潜力公司)、分散投资(组合优化);风险管理包括止损点设置、Beta值测算、黑天鹅事件应对。
语言能力方面,SIC竞赛全程需全英文作答,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才能准确理解比赛规则、撰写专业的投资策略报告,应对评委提问。建议参赛者至少具备雅思6.5/托福90以上的英语水平,雅思口语6分左右或托福口语20分左右可以顺利完成全球站比赛内容。
七、参赛注意事项
1.组别选择与团队组建
组别选择至关重要。新手常误将交易组视为"简单模式",忽视其对市场敏感度的高要求,收益率直接决定排名。而策略组虽允许组队协作,但需提交90%的个股分析报告,涉及宏观经济解读、财务模型构建等专业内容。建议具备数理分析基础的学生可优先选择策略组,对实操感兴趣的则可从交易组切入。
策略组组队应避免"熟人组队"陷阱,导致技能重叠。高效团队需具备"三维互补"结构:1名核心交易员负责模拟盘操作,1-2名分析师专攻行业研究与报告撰写,1名统筹者负责答辩逻辑构建。理想的团队应包含擅长经济与金融知识、数学与统计、英文演讲以及团队协作的成员。
2.备赛建议
知识储备方面,需要系统学习金融知识,掌握股票、债券、基金等投资工具的特性,以及关键财务指标。同时要关注市场动态,定期阅读财经媒体,了解宏观经济政策、行业趋势和公司新闻。
报告撰写应避免数据堆砌、模型误用、语言不规范等问题,建议采用"宏观-中观-微观"分析框架,赛前精读《哈佛商业评论》案例分析,重点掌握"competitive moat"、"earnings quality"等高频术语。报告结构可按"宏观环境→行业分析→财务建模→风险预警"展开,聚焦3支股票,运用DCF、SWOT等模型。
答辩准备同样重要,全球站答辩占比55%,但许多团队仅关注报告撰写。建议提前模拟英文答辩,梳理评委可能提问的问题,特别是关于投资策略合理性、风险评估和估值模型等方面的质疑。
3.时间管理与团队协作
时间管理容易出现问题,临近截止日仓促提交会导致报告质量低下。建议定时定期汇报进度,合理安排备赛时间。
团队协作方面,分工不清或能力重叠会导致进度滞后。在组队时应根据成员特长分配角色(如队长、数据分析师、演讲者),定期召开线上会议同步进展。建立定期线上会议沟通,推荐每周2次以上,冲刺期每日复盘,可以有效核实进度,及时解决竞赛中常遇到的问题。
SIC中学生投资挑战赛不仅是一个竞赛,更是培养学生金融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平台。通过参与SIC,学生能够将学术理论与金融实践相结合,为未来的学术深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6赛季的征途已开启,有志于金融世界的年轻菁英, 正迎来证明自我的最佳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