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升学季,都有大量家长帮孩子选择转轨A-level 课程,却在学习中屡屡碰壁:有人因理科跟不上被迫转轨,有人因英语能力不足错失名校,有人因转轨太晚追不上进度……
今天必须说句扎心实话: Alevel 虽好,但这 4 类孩子真的不适合!
文末还附上 A * 学霸的学习强度参考、转轨黄金时间及全程规划,建议收藏自查!
A-level课程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理科,但这也成了理科薄弱学生的 “绊脚石”。数据显示,A-level 理科科目占比超 60%,数学、物理、化学是主流选择。
比如说,A-level物理在知识点的深度没有国内课程难,但覆盖面广,涵盖了国内高中和部分大学物理的内容,包括了力学、材料学、波、电学、光学、电磁场、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等内容。
Alevel 虽不强制要求雅思成绩,但全英文教学 + 大量学术写作的要求,对英语能力的考验远超想象。尤其是经济、历史等文科科目,Essay 占比超 50%,相当于每学期要完成多篇 “小论文”,对逻辑表达和学术词汇量要求极高。
国际版A-level采用模块化考试,学生可分阶段报考单科,且允许重考,但这也意味着需要极强的自主规划能力 —— 什么时候报考、如何分配复习时间、是否重考提分,全靠自己安排。
Alevel 课程需要 2 年连贯学习(AS+A2),且依赖 IGCSE 阶段的基础铺垫(如数学公式、科学实验方法)。临时转轨的学生往往因基础断层被 “拉开差距”。
很多家长认为 “孩子成绩好,转轨肯定没问题”,却忽略了课程体系的差异:比如体制内高中的数学侧重计算,而 IGCSE 数学更注重逻辑证明,转轨晚的学生往往需要用半年时间补基础,严重影响 AS 阶段的学习节奏。
但是面临以上困难的学生,也不是完全就与 Alevel 无缘了。
我们可以通过科学选课和提早规划,来解决或避免这些问题。
理科基础薄弱的孩子可选择 Alevel 文科或商科组合,或转轨至侧重综合评估的课程体系;英语能力未弱孩子提早就开始强化学术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孩子尽早培养目标意识,或者选择有明确进度安排的学校或机构;初高中转轨过晚的孩子需集中补 IGCSE 核心基础,聚焦优势科目或转轨至对连贯性要求低的课程,减少基础断层影响。
体制内学生备考 A-Level 可按以下时间线规划:
初三暑假至高一上学期强化英语;高一下学期备考雅思(目标 5.5-6 分)并预习课程。
高一暑假启动AS 阶段学习,高二上学期参加 11-12 月及次年 1 月 AS 考试,寒假提升雅思至 6.0-6.5 分,下学期针对薄弱科目准备重考。
高二暑假进入 A2 阶段学习并刷雅思分;高三上学期 9 月至次年 1 月申请大学,参加 10 月及次年 1 月 A2 考试,留意预录取;下学期 5-6 月参加 A2 考试或重考,确定入读学校并办理留学手续。
IB、AP或DSE等其他国际课程体系的学生,可以在首次正式大考之后,如果出分不理想,可以考虑转轨A-level;
也可以课程学完递交UCAS申请之后,当年未获得理想录取院校offer的学生,可以考虑复读一年,学习一年制A-level全程计划课程进行重申。
由于已经有之前的国际课程知识基础,转轨只需做好规划就可顺畅衔接,再次冲刺心仪院校!
犀牛Alevel脱产全日制培训是专为冲刺海外名校(如英国G5、美国Top30)设计的定制化课程,其核心优势与适合人群如下:
犀牛UCAS官方注册中心正式上线,alevel脱产预估分+雅思+留学申请,帮你一站式打通英本申请通道!
►部分战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