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vel 是英国本土的高中课程,同时也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核心考试课程,如今已发展为全球广泛认可的国际课程体系,成为众多学生申请海外高校的重要途径。
与国内高考明确的文理分科不同,A-Level 的课程选择极具灵活性。除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常见基础学科外,还涵盖了经济、商科、心理学、戏剧、艺术与设计等国内高中较少接触的特色课程,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A-Level 的学习阶段如何划分?
A-Level 课程整体学制为两年,不过在此之前通常会有衔接阶段,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 IGCSE 阶段:一般对应初三下学期至高一,学习时长 1-2 年,主要作为 A-Level 课程的衔接内容,帮助学生适应国际课程的学习模式。
- AS 阶段:集中在高二学年,学生通常会选择 4-5 门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课程,在高二下学期完成 AS 阶段的大考。
- A2 阶段:属于高三学年,学生可从 AS 阶段的课程中挑选 3-4 门成绩较好的继续深入学习,最终在高三下学期 5-6 月参加 A2 大考。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AS 考试结束后,老师会根据学生表现给出 A2 阶段的预估分,这一分数是申请英国大学的关键依据。若最终 A2 成绩低于预估分,即便已收到大学 offer,也可能无法顺利录取。
在选课方面,申请英国普通大学通常需提交 3 门 A-Level 课程成绩,但如果目标是 G5 超级精英大学或牛津、剑桥等顶尖院校,一般建议选择 4 门课程,学有余力的学生甚至可以挑战 5 门。
考试安排上,A-Level 每年有 2-3 次考试机会。以 CAIE 考试局为例,亚太地区每年设有 5-6 月和 10-11 月两次大考。若 5-6 月的考试发挥不佳,学生可在 10-11 月参加重考,最终成绩将以两次考试中的最高分计算,这一机制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单次考试压力。
成绩如何评定?哪些学生适合学?
A-Level 成绩采用等级制评定,从高到低依次为 A*、A、B、C、D、E、U,其中 U 级以上为及格。具体分数对应关系大致为:A * 代表 90% 及以上分数,A 对应 80%-89%,B 对应 70%-79%,以此类推。
不同高校的成绩要求差异较大,建议申请前查询目标院校官网:牛津大学通常要求 AAA~AAA,剑桥大学多数专业要求 AAA~AAA。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申请英国本科的人数持续增加,仅达到最低要求往往不够,若目标为 G5 院校,建议成绩达到 3A 至 4A 更有把握。
从适配人群来看,A-Level 最适合计划申请英国大学的学生,同时其成绩也被美国、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认可。此外,偏科学生也十分适合学习 A-Level:不同于 IB、AP 课程的全面性要求,A-Level 仅需选择 3-4 门课程,且英国大学格外看重专业学科素养,学生可围绕目标专业选课,从而实现扬长避短。
A-level 的学习需要分阶段做好规划,提前明确目标、合理选课、科学备考,才能在最终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希望这篇科普能帮你对 A-Level 课程建立清晰认知,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