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开CA官方链接:点击右上方的“Create an account”来创建账号。有账号的直接登录。
2⃣️ 选择身份:如果你还没上过大学,就选择“First year student(大一新生)”。
3⃣️ 填写注册信息:填写的信息包括邮箱、密码、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和出生日期等内容。
注册账号成功后,点击登录,进入首页即可选择自己心仪的大学。
添加大学之后,你可以在“Dashboard”和“My Colleges”上看到你所选择的所有大学。今年新版本的CA界面,让选校和查看进度更加直观便捷。
My Common App表格填写仍然是7个部分,没有发生变化,主表格的所有内容都会共享给每一所你申请的大学。
个人信息部分注意认真填写即可,注意地址填写格式。
CA申请表对家庭信息调查的很详细,每一项都有要认真仔细填写。尤其要注意和自己的文书、活动列表等内容保持一致,避免自相矛盾的低级错误。
▶ 大学课程、夏校等内容在这里填写:包括课程类型,时间、有无奖项等。
▶ 成绩部分:需要和升学顾问确定GPA的算法,以及你的排名。目前大部分高中都不提供排名,如果没有就选“none”。
▶ 在读课程:注意课程名称要和成绩单一致。
▶ 荣誉奖项:要求填写的是自9年级以来学术奖项,最多可以填写5项,建议先把自己的奖项罗列出来,如果超过5项,就要筛选奖项的含金量、和专业兴趣匹配程度来做取舍。以免出现重要奖项遗漏及填错的情况。
▶ 未来规划:整个申请系统的个人信息要体现出前后一致。这里的职业意向要和专业兴趣呼应,以及个人学术探索背景相关。
这个部分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内容,除了官方成绩单以外,同学们还可以选择填写任何参与过的标化考试成绩,比如SAT/ACT、SAT Subject、AP、IB、TOEFL、PTE Academics、IELTS、Duolingo等等。
最多可以填写10项活动,建议按照重要程度对各项活动进行排序,把最重要和关键的活动写在最前面,相对而言没有那么核心的活动写在后面。
Activities选项卡下新增一项必填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Responsibilities and circumstances(责任与情况),帮助大学更好地了解你的课外生活,这一部分可以多选。
文书可以说是申请系统中最核心的板块之一。题目七选一,在有限的字数内,同学们需要把自己的品质和形象立体展示出来。
在今年的新系统中,如果你的选校清单里,学校需要补充文书或者不需要,都会有提醒。
“附加信息”主要作用是提供申请表格其他地方无法体现的背景说明,解释特殊情况,以及分享与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信息。
7⃣️ 课程与成绩Courses and Grades:
课程难度与GPA的板块,这部分内容在录取中权重最高,尤其是申请加州系的大学,一定要和成绩单保持一致,要如实、慎重填写!
Common App主表格中的所有信息会同步至你申请的所有大学,但你仍需根据每所大学的具体要求进行补充,这些补充操作主要在“My Colleges”页面完成。
点击院校进入,你会看到“Application”选项,需要核对已填写的Common App表格内容,并补充相关信息。
在完成Common App的所有部分以及指定大学的Recommenders and FERPA、Writing Supplement等内容后,同学们可以点击“Review and Submit”部分,进入预览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