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3大课程体系中的IB课程,让很多同学开启怀疑人生模式。IB到底有多难?为什么IBDP可以更好详解大学课程?IB课程怎么学才能拿到理想成绩呢?
-
Studies in language & literature(语言A:母语)
-
Language acquisition(语言B:语言习得)
-
Mathematics(数学)
-
Sciences(科学)
-
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社会科学)
-
Arts(艺术)
-
IB EE(扩展论文)
-
IB TOK(知识理论)
-
CAS(创新、行动和服务)
在IBDP阶段,学生必修6门学科,前5个大科目中都必须选择一门科目,不选修艺术的,需要哦在科学或社科中多选一门。这就意味着IBDP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不希望出现文理偏科。
在选定了至少6门科目后,还需要完成4000 words的EE、1200-1600 words的TOK,以及至少150小时的创新/体育/公益等活动。不达标准,不可毕业。
IB难度高于普通高中课程和A-Level,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强调学习方法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这些也是其他课程没有的。
IB课程分为标准难度课程(SL / Standard Level)和更具挑战性的高难度课程(HL / Higher Level),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L和HL。
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三到四门高级课程,而剩下的课程选择普通课程。HL授课时间一般为240学时,每周6节课。SL授课时间一般为150学时,每周4节课。这也就意味着高级课程要学的东西更广,更深,学生也要求做更多的项目。
IB课程设计难在它的综合性和广泛性。课程本质兼具深度、广度与角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课内基础学习,同时也要提升课外综合学习素养。
简单来说,HL课程的选择好比选专业,是对将来发展方向的决定。再加上大多数大学只认可HL课程换学分,所以在选择时在能力范围内建议优先考虑HL课程。
对于体制内转轨IB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道不小的门槛。所以国际学校在招生时,英语也是必考项之一,小托福、托福和雅思的成绩都能证明自身的英语能力。
除了日常英语的使用,IB的EE、TOK、IA都需要大量的英文写作,能否搞定这些,也是IBDP的学习难点之一。
IB课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许多国际大学将IB成绩视为学生入学申请的重要参考,例如哈佛大学都把IB考试看作说明学生学术兴趣和能力的附加指标。
现今,部分大学给予成绩优秀的IB毕业生诸多入学优惠。如直修大二(免修大一全年的课程),或可以直接获得部分大学课程的学分。
以哈佛为代表的常青藤系列大学对于三科IB高级课程均达到6-7分的优秀学生提供免除第一年的大学课程,可以直接进入大二课程,大大缩减了毕业时间。
研究数据表明,学习IB课程的学生要比其他教育系统的学生更容易被世界顶级名校录取,并且在大学里的成绩也比其他学历的学生更高、更稳定。这应该也得益于IB“全人教育”的理念。
犀牛国际针对不同IB学习阶段的同学,开始多个科目的培训课程,课程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大家可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课程大纲:课内外知识点全覆盖
▶课程类型:4-8人小班授课/一对一授课模式
▶学习阶段:基础、强化、冲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根据不同基础、不同学习时间分班。
▶授课模式:线上线下同步开课,可回放不断学习;线下课程、名师互动直播课程、录播课程均可选择
▶授课语言:中英双语教学/纯英文授课

↓↓↓
竞赛规划/课程咨询/资料获取
添加小助手在线咨询

TEL:13012833750(同微)
择校备考|国际课程|国际竞赛|语言标化| 留学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