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阅读中,小乐抓住了主题之一——群体力量的庞大,也抓住了技法上是第一人称叙述,在该杀人案的多年以后寻访当年的当事人与见证人,开始还原案件的原貌。小乐说之前自己就是闭门造车,自己死读书,或者到百度百科上查阅资料。
而在阅读相关专业文献之后,老师带着小乐从叙述技巧中的“聚焦者”和“叙述者”进入文本,分析到聚焦者和叙述者共同构建成的“看客”形象,聚焦者和叙述者身上反映出的群体和个人的关系有两层,一是心理学家荣格的群体无意识,有时候表现为对于偶发性事件的集体参与,有时候表现为对于必然性事件的集体失语。二是群体中个体命运的相关联性,每个个体都是构成群体的一员,而个体构成的群体又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命运都是彼此紧密联系着的,群体对于个体又存在着某种驱使和规约的力量。除此之外,还有关于作家马尔克斯在这部小说中体现的孤独意识等等。
老师带着她一起阅读一些重要的研究文献之后,小乐觉得现在自己对同一本书的看法已经同过去判若两人,思维也是更成熟了,表达也是更规范专业了。
而大家自己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也要及时扩展理论视野,在这里老师推荐大家使用一些专业学术网站,例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谷歌学术等等。大家可以在阅读完这些文本之后,输入书名,查询一些专业文献,了解有关这本书的在学术上的研究方向,学术视野能够深化大家对于书文本的认识深度,了解前沿的研究动向,提供更为有价值的思考角度。尤其是一些硕博论文或者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数据、表达等更为规范,能够极大促进大家写作时候的表达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