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IBDP课程难,但具体难在哪里呢?咨询的家长,十有八九一头雾水!如果你们也处于懵懂状态,可以耐心的看完这期内容!

IBDP课程包含语言A(母语)、语言B、人文社科、科学、数学、艺术与选修六大学科组。
-
语言文学学习(语言A),即学生的母语学习(中国学生的母语即中文)。
-
语言学习(语言B),母语以外的其他现代语言(英语为必修,其他语言如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可选修其一)。
-
个人与社会(人文科学),包括历史、地理、经济、哲学、心理学等。
-
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设计技术与体育、运动与健康科学六门学科。
-
数学,包括超高级、高级、标准级和初级数学。
-
艺术与选修(Art),包括视觉艺术、音乐、戏剧艺术等。
其中母语、英语和数学三门为必修,人文社科和科学必选,艺术可以不选,可以在其他学科组中选择一门替换。
选课后,每一门课程又分为高水平HL及标准水平SL,学生需要选出三门高水平及三门标准水平。
除了六大学科组外,还涉及到创新、行动与服务(CAS)、知识论(TOK)、拓展性论文(EE)三大核心课程。
-
创新、行动与服务(CAS),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社会责任感以及团体合作精神。
-
知识论(TOK),一个跨学科的课程,教导学生从主观、客观、正面和反面多层次的思考和分析问题,去反思自己在学校和社会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以求在学习中尽快找到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
拓展性论文(EE),要求学生把自己学习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结合起来。
其中CAS学生可以参加各类社团,也可以组织项目。知识论是一个跨学科的课程,一般是11年级末布置给学生,利用暑假去搜集资料,根据不同题目做研究。拓展性论文(EE),任选自己有兴趣的课程,按照大学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撰写一篇3000-4000字的研究论文。
相比于A-level科目选择2-3门学习,IBDP课程涉及科目众多,文理均衡。
IBDP课程评估分为内部评估(IA)+IB大考为主。其中,IB大考以卷面考试为主。IA(内部评估)则是以口试和论文写作为主。语言类的内部评估多是口试,其他科目则是论文写作为主。
举几个科目的例子!
比如IBDP中文,考核方式是口试,分为几种类型:
满分30分,学生会被要求根据所选作品选择一个研究角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10-15分钟的借助多媒体演示的演讲。演讲会被考官录音,打分后递交给IBO。
满分30分,考核过程中,学生会被要求根据一段随机从所学的文学作品中抽取的文本进行8-10分钟的口语评论。评论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作者通过何种手法达成了何种艺术效果,或者表达了何种内涵。评论过后,考官会和学生进行10-12分钟的互动,询问学生问题。整个考核过程中会被录音,最终提交给IBO同一阅卷。
仅部分IBDP学校会对此项进行考核。考核的是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考核期间,学生会被要求组成2-4人小组,根据老师提出的与作品相关的问题进行回答。回答形式可以是角色扮演、演讲、访谈、辩论等。在完成之后,每个组员还要单独写一篇反思,和展示一起进入中文A的内部评估分数中。有时会被录音,有时会录像,提交给IBO。
仅部分IBDP学校会对此项进行考核。
要求学生在阅读了文学翻译作品后,选择其中一部作品,自定一个小主题,仿照独立口语展示的形式进行展示,并在此基础上与观众进行互动,成绩也计入内部评估。
比如IBDP数学,内部评估是数学研究小论文(IA),要求学生从生活入手,使用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学生全称要自己定主题、自己研究、自己撰写论文!
再比如IBDP经济,学生需要通过分析网上搜索到的一篇和课堂所学经济理论相关的文章中的某个经济理论而写成750字小论文,整个IBDP阶段,需要写作三篇这样的论文,且对应不同的板块。理科类如物理、生物和化学,小论文(IA)主要以实验报考为主。
无论是语言类、人文社科类还是科学艺术类,都不是简单的刷题,除了掌握基础学科知识外,还需要进入深入的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
以中文来举例,学习大纲包括翻译作品、精度作品、研究同一体裁作品、自选作品四个部分,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能够从具体的时代、地域等角度解读作品。
以IBDP生物来举例,研究小论文中,除了要介绍背景、阐释试验方法、实验材料外,还需要分析数据、反思结果。每一项,都需要学生拥有批判性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是我总结下来,学习IBDP课程最难的三点,整个学习过程中,大小问题肯定也有不少。
因此,对于想学IBDP课程的学生,至少需要达到以下这两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