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IB 课程改革大幕将启:核心架构重塑,必修课程迎来历史性调整!
作为全球认可度最高的国际课程体系之一,
IB(国际文凭组织)课程即将迎来十余年来最具颠覆性的变革。日前,国际文凭组织(IBO)正式宣布,自 2025 年 8 月起,IB 课程将启动全方位改革,其中最受关注的调整之一,便是
核心必修课程从 6 门精简为 4 门。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课程结构的大幅优化,更折射出 IBO 对未来人才培养方向的全新思考 —— 从 “全科覆盖” 转向 “深度整合与跨学科能力培养”。
此次改革覆盖 DP(大学预科项目)、CP(职业教育项目)等多个课程体系,涉及课程架构、评估模式、教学方法等核心板块。对于全球数十万 IB 学子而言,这不仅是选课策略的调整,更是一次对学习思维与能力培养的重新定义。本文将深度解析改革要点,聚焦必修课程缩减背后的教育逻辑,以及这一变化对学生选课、升学规划的实际影响,助你提前把握趋势,从容应对变革。
改革后,新的课程体系迎来显著变化。学生的必修课从 6 门调整为 4 门,需选择 3 门 HL 课程和 1 门 SL 课程,另外两门课程由新增的 “变革领导力” 课程替代。原有的 TOK、EE 及 CAS 三门核心要求保持不变。
新增的必修课程 “变革领导力”(Leadership for Change)聚焦生物多样性、能源、食物系统、移民与人口流动四大全球性现实议题。课程要求学生以跨学科视角切入,针对这些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应对复杂挑战的能力。
在评估方式上,该课程摒弃传统的终结性考试模式,采用项目里程碑评审与成果展示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体系。这一设计更注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能力展现,强调对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对现实问题的有效行动。

国际文凭组织(IBO)已明确,国际文凭课程(DP)与职业相关课程(CP)的考试将逐步从纸质考试向数字化考试(机考)过渡,具体进程如下:
- 2025 年 5 月:IBO 将发布部分机考样本,供学校和学生提前熟悉机考形式,此时机考为可选模式。
- 2026 年 5 月:少数学校将被纳入试点,参与 “语言和文学研究” 及 “语言习得” 科目组的线上考试。
- 2026 年 11 月起:所有学校均可自主选择是否参与线上考试,部分科目将同步提供机考与纸笔考试两种选项。
此次 IBDP 课程改革堪称里程碑式突破,不仅优化了课程架构,更引入契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课程(如 “变革领导力”),为学生构建了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全新平台。但需注意,新项目的主观性评分标准与考试形式的转变,对学生的规划能力与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
对于未来的
IBDP 考生,建议尽早着手适应变革:
明确选课策略,结合自身优势与改革后的课程逻辑规划科目;
强化实践能力,在跨学科项目与过程性评估中积累经验;
提前熟悉机考模式,通过官方样本熟悉数字化考试流程,以从容应对考纲与考核形式的双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