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美国大学先修课):像 “学科专精选手”,适合想 “单科秀操作” 的学生。可选 38 门课(如微积分、物理 C、心理学),专攻美国方向,适合目标明确、想提前解锁大学学分的 “冲刺型玩家”。
- IB(国际文凭课程):妥妥的 “全能型学霸人设”,要求 “文理双修 + 课外活动 + 论文写作”。包含 6 大学科组 + 3 门核心课(TOK 知识论、EE 拓展论文、CAS 活动),适合时间管理大师、想挑战全面发展的 “硬核玩家”。
- A-Level(英国高中课程):类似 “稳扎稳打选手”,采用 “3-4 门课走天下” 模式。可选 70 + 科目(数学、进阶数学、经济等),适合想 “精准发力”、目标英联邦国家的 “策略型玩家”。
维度 |
AP |
IB |
A-Level |
适合人群 |
偏科严重 / 理科强 / 目标美国 |
抗压能力强 / 文理均衡 / 想冲名校 |
文科或理科单项突出 / 英联邦方向 |
难度指数 |
★★★☆(单科难,但可 “选择性放弃”) |
★★★★★(全程高压,无退路) |
★★★☆(深度够,但科目少) |
时间管理 |
高三前集中攻克 3-5 门即可 |
9-12 年级全程 “肝任务” |
2 年专注 3-4 门,适合 “稳扎稳打” |
课外活动 |
无强制要求,可专注竞赛 / 科研 |
CAS 活动必须完成(相当于 “选修课作业”) |
无强制,但英国 G5 重视 “学科相关活动” |
“性价比” |
美国大学认可度高,省学费 |
全球通用,名校 “敲门砖” |
英联邦国家 “直通车”,易拿高分 |
- Q:我数学渣,能选 A-Level 吗?
A:可以!避开数学选经济、历史、艺术等 “文科组合”,但注意:英国文科专业可能要求进阶数学(比如 LSE 经济)。
- Q:IB 学生没时间睡觉是真的吗?
A:真的!但换个角度想:IB 毕业证 =“大学预科通行证”,提前适应高强度学习,进藤校后可能更轻松(卷王的自我安慰)。
- Q:AP 只能申美国?
A:大错特错!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地区也认 AP,甚至牛津剑桥接受 AP+SAT2 组合申请(但建议至少 5 门 4 分以上)。
- 想快速 “解渴”(早规划早出分):选 AP,用 3 门理科 + 2 门文科 “速通” 美国前 50。
- 想 “挑战隐藏菜单”(冲 Top30 名校):选 IB,用全科高分 + CAS 活动 “秀操作”,但做好 “每天只睡 5 小时” 的准备。
- 想 “稳坐安全区”(英联邦稳妥路线):选 A-Level,数学 + 经济 + 物理 “铁三角” 冲 A*,搭配 STEP 考试解锁剑桥。
- 别跟风选 IB:见过太多学生中途从 IB 转 A-Level,不是因为不聪明,而是真的 “肝不动”!
- AP 不是 “捷径”:AP 宏观经济看似简单,但 5 分率仅 15%,盲目多选可能 “竹篮打水”。
- A-Level 别 “轻敌”:进阶数学的难度堪比大学一年级,选课前先找真题 “试水”!
最后的最后:没有 “最好的课程体系”,只有 “最适合的选择”。如果实在纠结,建议做个 “能力测评”(比如用 1 周时间分别试做 AP 微积分、IB 物理 IA、A-Level 经济 essay),哪门课让你 “两眼放光”,就选它!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 “选课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