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用 “模板 + 灵活调整”,快速搭建基础框架
考试时间紧张,现成的模板能帮你快速找到写作方向。但模板不是生搬硬套,需要结合题目灵活调整。
1. 经典模板速记
“总分总三段式”:引言点明比较对象和核心论点,主体分点比较,结论总结升华。比如比较《呐喊》与《彷徨》,引言可直接指出两部作品在批判国民性上的共性与差异;主体从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分别对比;结论上升到鲁迅创作思想的演变。
“问题导向式”:围绕题目提出几个关键问题,以解答问题的形式构建结构。若题目是比较两部作品中爱情的不同呈现,可设置 “作品中爱情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导致爱情不同走向的原因有哪些?”“不同的爱情书写有何意义?” 等问题,逐一在论文中展开论述。
2. 模板改造技巧
拿到题目后,先判断适合哪种模板。若作品间相似点较多,可选用 “总分总三段式”,突出相同点后再分析差异;若题目问题指向明确,“问题导向式” 更合适。同时,根据题目关键词替换模板中的通用表述,比如将 “文学作品” 替换为具体的 “古代诗词” 或 “现代小说”,让模板贴合题目要求。
二、“关键词拆解法”,精准定位论述重点
题目中的关键词就像藏宝图上的标记,能指引你找到论述重点。学会拆解关键词,能大幅提升结构搭建效率。
1. 提取核心关键词
仔细研读题目,把限定范围、比较对象、分析方向等关键词全部圈出。例如题目 “比较两部西方现代派小说中荒诞手法的运用及其对主题的作用”,“西方现代派小说”“荒诞手法”“主题” 就是核心关键词,后续结构搭建都要围绕这些展开。
2. 以关键词为节点构建结构
将每个关键词作为一个结构节点。针对上述题目,可先设置 “西方现代派小说中荒诞手法的具体表现” 这一部分,分析两部作品中荒诞情节、人物等;再设 “荒诞手法对主题的作用” 部分,探讨如何通过荒诞手法深化主题。这样,依据关键词构建的结构既紧扣题目,又能快速成型。
三、“闪电式头脑风暴”,快速梳理写作思路
没时间逐字逐句精读作品?用 “闪电式头脑风暴” 快速提取关键信息,为结构填充内容。
1. 限时罗列要点
给自己 5-10 分钟时间,在纸上快速写下两部作品在主题、人物、情节、写作手法等方面的要点。比如比较《红楼梦》和《巴黎圣母院》,想到 “《红楼梦》以家族兴衰展现封建社会”“《巴黎圣母院》通过人物对比揭示美丑” 等内容,先一股脑记录下来,无需追求逻辑。
2. 分类整合信息
罗列完后,将相似要点归类。如把两部作品中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归为 “主题探讨” 类,把人物刻画手法归为 “写作手法” 类。按照分类结果,确定主体部分的段落划分,让零散的想法瞬间形成有条理的结构框架。
四、“检查清单” 收尾,确保结构完整高效
结构搭建完成后,用检查清单快速查漏补缺:
- 逻辑链是否完整:各段落之间是否有清晰的逻辑衔接,论述是否层层深入或平行展开。
- 题目回应度:每个部分是否都围绕题目关键词,有无偏题内容。
- 详略是否得当:重点比较维度的论述篇幅是否足够,有无头重脚轻或平均用力的问题。
通过这份速成法,即使时间紧迫,也能快速搭建出高质量的论文结构。当然,想要更熟练运用,还需结合真题多做练习。如果你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或是有更高效的方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一起向 IB 中文 Paper2 高分冲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