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别让 “想当然” 毁了你的 A
很多同学一上来就踩雷,选题错了,后面再努力也白费!务必牢记这三大禁忌:
禁忌一:盲目追热点。去年某部爆款小说被写了上百篇,结果因缺乏新意集体翻车。比如跟风研究《三体》,却只是重复 “黑暗森林法则” 的常见解读,毫无亮点。
禁忌二:题目过大过空。“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这种题目能写一本书,4000 字根本说不清!评审一看就知道你要 “水字数”。
禁忌三:脱离个人能力。有人非要挑战研究生僻的甲骨文文献,结果资料匮乏,分析浮于表面。
正确做法是:选小众但有价值的文本,比如研究双雪涛的东北题材短篇小说;或者跨学科结合,像用符号学分析《甄嬛传》中的服饰隐喻,瞬间抓住评审眼球!
二、研究问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研究问题是论文的心脏,跳得有力才能得高分!千万不要犯这些低级错误:
- 问题模糊不清:“浅析《红楼梦》的悲剧性”,到底是人物悲剧、家族悲剧,还是时代悲剧?不具体就等于没方向。
- 缺乏研究价值:“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早被研究烂了,除非你能提出颠覆性观点。
好的研究问题要具体、聚焦、有争议性。比如 “从《金锁记》看张爱玲对传统女性救赎路径的解构与重构”,既明确研究对象,又暗含学术探讨空间,评审一看就知道你 “有备而来”。
三、写作:这些细节正在偷偷扣分
- 文献引用不规范:直接复制粘贴百度百科内容,或者引用文献不标注页码,这是评审最讨厌的行为!务必用正规学术网站和书籍,严格按照 MLA 或 APA 格式引用。
- 论证全靠 “我觉得”:通篇都是主观感受,“我认为这个人物很可怜”,却拿不出文本证据和理论支撑。正确做法是:引用原文 + 结合文学理论(如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分析 + 对比不同学者观点。
- 结构混乱无逻辑:想到哪写到哪,段落之间毫无关联。建议用 “总 - 分 - 总” 结构,每段开头用主题句点明核心,结尾总结升华。
四、最后的救命稻草:导师沟通与修改
- 别把导师当摆设:每周至少和导师沟通一次,让 TA 帮你把关选题、框架和初稿。往届有学生自己闷头写,结果方向错了,最后来不及改,只能拿 C。
- 修改要 “狠”:初稿完成后,至少修改三遍!第一遍改逻辑,第二遍改语言,第三遍查格式。可以大声朗读论文,很多语病一读就暴露了。
IB 中文 EE 的 A 等级,不是靠运气,而是对每个重点的精准把握!现在立刻对照这些要点,检查自己的论文,该改的改,该补的补。如果还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冲刺 A 等级!错过这一次,可能就要和梦校擦肩而过了,赶紧行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