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凭组织(IBO)重磅官宣,自 2025 年起,IB 课程将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此次改革全方位覆盖课程体系、考试形式以及考试监管等领域,无疑会对未来 IB 学子的学习和考试之路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且详细地了解这些改革的具体内容,提前为即将到来的变化做好准备。
改革之后,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学生只需要选择4门必修课,即3门HL和1门SL,其余两门课程将被新课程“变革领导力”替代。而原有的TOK、EE及CAS这三小门保持不变。
新增设的必修课程为“变革领导力”(Leadership for Change),该课程聚焦生物多样性、能源、食物系统、移民与人口流动四大全球性现实议题,要求学生通过跨学科视角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评估方式摒弃传统的终结性考试,采用项目里程碑评审与成果展示的过程性评价模式,强调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思维的培养。

“变革领导力”课程,由UWCSEA与国际文凭组织(IB)共同设计,旨在为那些在学习中寻求更多挑战和真实项目体验的学生提供支持。
这是一门创新的双标准课程,要求修读者以生物多样性、能源、食物和移民等4大现实议题为主题提出变革性解决方案。
该课程采用项目里程碑和成果的方式进行评估,而非传统的“课程结束考试”。
这一改革显著提升了IB课程选课机制的灵活性:偏科学生可合理规避弱势科目,将精力集中于优势领域的深度学习,同时通过 “变革领导力” 课程的跨学科训练,平衡学术专精度与全球视野的培养。
尽管改革后的 IB 课程总分维持在 45 分不变,但各板块分值的分配已发生重大变化。全新增设的 “变革领导力” 项目占据 14 分的重要比重,该项目的评估由校内教师与 IBO 共同负责,双方各占 50% 的评估权重。在为期两年的学习过程中,该项目通过课程作业来考察学生,重点聚焦于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一改变明确传递出信号:学生不能再只依靠传统考试获取高分,而要在日常学习里,积极投入实践操作,强化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今年秋季将有6门IB课程启动新考纲,包括:5门IBDP课程和1门IBCP课程(CP Core组件)。纳入改革的课程将于2025年8月首次授课,第一次评估将于2027年5月进行。我们重点介绍 5 门 IBDP 课程的改革细则。
内容: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借助计算机科学、算法思维及编程技能,解决现实问题。核心聚焦计算机科学,而非信息技术。
特点:学生可选用Java或Python编程语言学习该课程。
评估:采用 paper1&2的外部评估,结合IA评估。
内容:旨在助力设计技术专业学生,深度理解并长期掌握设计思维流程。课程围绕【理论设计】【实践设计】【环境设计】三大主题展开探讨。
内容:新课程将核心课程更名为 “内容”,把关键理论和术语融入每种方法的研究。选修主题为学生将探究的应用心理学四个背景。
评估:SL课程需参加2个Paper考试,HL课程则有3个Paper考试。IA已转变为SL和HL学生的研究提案。
内容:提升视觉艺术学习体验的真实性,更清晰地推动概念与材料实践的融合。要求学生参与多种艺术创作形式与创意策略,思考艺术家、作品、背景及观众间的关系。
评估:评估模型仍由三个评估任务构成,但任务经重新设计,减少所需的已解决图稿和屏幕数量。引入字数统计,确保学生提交的视觉与书面证据平衡,更突出艺术创作。
内容:更强调学生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解决复杂问题与疑问。不过,“跨学科” 并非强制,学生仍可围绕单一学科选题。
评估:新评估模型涵盖领域与过去一致,但评估标准重新设计,提升了可靠性与一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