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CSE 更像 “基础知识扫盲”:比如数学考公式套用(已知三角形底和高求面积),物理考现象记忆(光的反射定律内容),答案往往 “唯一且标准”。 而 IB 直接进入 “深度应用”:数学会让你用微积分推导运动轨迹,物理会让你设计实验验证 “动量守恒” 在非弹性碰撞中的偏差,甚至要求你分析 “理论在现实中的局限性”。 举个例子:IGCSE 化学考 “水的化学式是 H₂O”,IB 则会问 “为什么 H₂O 的沸点比 H₂S 高?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从 “是什么” 到 “为什么 + 怎么做”,难度跃升几个台阶。
IGCSE 的成绩几乎由 “期末考试” 决定(占比 70%-80%),平时作业更多是 “练习性质”,压力集中在考前。 但 IB 的考评堪称 “全年作战”:
- 6 门学科成绩 = 平时作业(实验报告、论文、演讲)+ 期末考试(各占 50% 左右);
- 额外加 3 大核心任务:TOK(知识论 essay + 演讲,占 10 分)、EE(4000 字扩展论文,独立完成科研)、CAS(150 小时创造 / 行动 / 服务活动,需提交反思报告)。
关键区别:IB 没有 “临时抱佛脚” 的机会,某一次实验报告写砸了、CAS 小时数不够,都可能影响最终成绩。
IGCSE 的题目往往有 “唯一解”,比如历史考 “法国大革命的时间”,答案固定;而 IB 历史会问 “有人说‘法国大革命是必然的’,你同意吗?用经济、社会、文化因素论证你的观点”,需要你从不同视角分析,甚至提出 “反常识结论”(只要逻辑自洽即可)。 这种 “辩证思维” 在 TOK 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讨论 “科学真理是否绝对”,你既需要引用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的冲突,也要结合 “认知局限” 分析,没有标准答案,只有 “论证深度” 的差异。
总结:IGCSE 是 “打好地基”,IB 是 “盖高楼”—— 地基牢不牢很重要,但盖楼的 “设计能力”“材料应用能力” 更关键。这个暑假,就是弥补这些差距的最佳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