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专业对 IB 科目有明确要求,选错可能连申请资格都没有:
- 医学 / 生物科学:必须选 HL 生物 + 化学,数学至少 SL(部分大学要求 HL),物理可选但非必需。
- 工程 / 计算机:HL 数学 + 物理是核心(牛剑 / 帝国理工强制要求),化学可选(材料工程相关专业需要)。
- 经济 / 商科:HL 数学是 “隐形门槛”(LSE/UCL 的经济专业明确要求),经济建议选 HL(体现学科深度)。
- 人文 / 社科:HL 英语 A + 历史 / 地理是常见组合,数学 SL 即可,但需至少 1 门 HL 人文科目。
IGCSE 成绩能反映你在 IB 的 “潜在表现”,但要注意 “难度映射”:
- IGCSE 数学 A/A*:可挑战 IB HL 数学 AA(适合理科专业),若觉得吃力可降为 AI HL(更侧重应用)。
- IGCSE 物理 A 但实验题扣分多:IB 物理 HL 的实验报告占比 25%,需谨慎选择,建议先补实验设计能力。
IB 的 6 门课中,3 门 HL(高阶)和 3 门 SL(标准阶)的难度差异极大。合理的组合应该是:
- 2 门强势 HL + 1 门 “踮脚够得着” 的 HL:比如 “数学 HL(强势)+ 物理 HL(强势)+ 经济 HL(有兴趣但需努力)”。
- 避免 “3 门超难 HL”:比如 “数学 AA HL + 物理 HL + 化学 HL” 被称为 “死亡组合”,除非你是理科天才,否则很难全拿 6 分以上。
小技巧:DP1 开学后有 1-2 个月的 “试读期”,如果某门 HL 实在跟不上,可申请转为 SL(但要在学校截止日期前)。
选课没有 “完美答案”,但有 “更适合”—— 结合专业方向、IGCSE 基础、个人兴趣,才能选出 “性价比最高” 的组合。这个暑假,先列一张 “理想专业→必需科目→自身优势” 的对应表,选课思路会清晰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