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国际课程中,IB课程常常被大家戏称为难度“变态”,但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一座蕴含无限宝藏的知识殿堂。IB课程在全球范围内广受认可,被100多个国家的高校所接纳,那些真正能扎实完成IB学习的学生,往往都能收获满满,受益终身。今天一同揭开IB课程体系的神秘面纱。
初识IB:国际教育的璀璨明珠
IB,全称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即国际文凭组织,于1968年在瑞士日内瓦成立。它是全球认可度极高的国际教育体系之一,其核心目标与众不同——致力于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跨文化理解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终身学习者”,而非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接收者。
与常见的A - Level、AP等课程相比,IB课程更注重全人教育。它不仅仅关注学生在学术上达到高标准,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自我管理等综合能力。也正因如此,IB课程被公认为“最具挑战性的国际课程”。
四大项目:覆盖全学段的成长阶梯
IB课程体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成长阶梯,涵盖了从3岁到19岁的全学段,共有四大项目:
- PYP(Primary Years Programme)小学项目:为低龄学生奠定基础,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 MYP(Middle Years Programme)中学项目:帮助学生过渡到更深入的学术学习,同时注重个人发展和社会技能的培养。
- DP(Diploma Programme)大学预科项目:这是最受关注的高中阶段,也是IB体系的核心。它为学生进入大学做好充分准备,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 CP(Career - related Programme)职业项目:为那些希望将学术学习与职业实践相结合的学生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路径。
IB课程具有全球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评分标准,不偏向任何特定国家,对世界各地的学生一视同仁,确保了教育的公平性和一致性。
DP(大学预科项目)深度剖析
DP是一个为期两年的课程,主要面向11 - 12年级的学生。全球众多知名大学,包括哈佛、牛津等顶尖学府,都承认IB文凭,并对高分者给予优待录取甚至学分减免的福利。
课程结构:学科与核心的完美融合
- 6个学科组:学生需要从以下六个学科组中各选一门课程,总共学习6门课,每门课程为期两年。这六个学科组分别是:
- 语言与文学(母语):培养学生的母语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 语言习得(第二外语):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 个人与社会(如历史、经济、心理学):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和个体行为。
- 科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 数学(不同难度):满足不同数学水平学生的需求。
- 艺术(可替换为其他组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
每门课程又分为SL(标准级)和HL(高难度级),学生通常需要选择3门HL课程和3门SL课程。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选择更多的HL课程。
- 3个核心项目:这是IB课程的独特之处,也是其挑战性的重要来源。
- TOK(知识理论):这门课程类似于哲学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方式包括一个展示和一篇论文。
- EE(拓展论文):学生需要撰写一篇最多4000字的学术小论文,要求独立进行研究,并与IB课程相关。这锻炼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
- CAS(创造、行动、服务):这是一个课外活动模块,学生需要在两年内完成并记录创造性项目、体育运动和社区服务等活动,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需要注意的是,TOK和EE如果未通过,学生将无法获得IB文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