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课程太难了!”——这是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感受。的确,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国际文凭)课程以其高标准的学术要求和全面的能力培养著称,甚至被戏称为“国际课程中的地狱模式”。
一、IB课程的核心特点:不只是学术,更是全人教育
IB课程由国际文凭组织(IBO)于1968年创立,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与A-Level、AP等课程不同,IB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不仅仅是学术成绩。
1. 四大项目覆盖全年龄段 IB课程体系分为四个阶段,覆盖3-19岁的学生:
-
PYP(小学项目,3-12岁):培养探究精神,注重跨学科学习。
-
MYP(中学项目,11-16岁):强调知识应用与全球视野。
-
DP(大学预科项目,16-19岁):最核心的高中阶段课程,也是全球认可度最高的部分。
-
CP(职业相关项目,16-19岁):结合学术与职业技能,适合职业导向学生。
2. 全球统一标准,公平性强 IB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评分标准全球统一,不受任何国家教育体系影响,确保所有学生接受同等质量的教育。
二、IB课程详解:IB体系的核心挑战
DP(Diploma Programme)是IB的高中阶段课程,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它采用“6+3”模式,即6门学科+3大核心项目。
1. 6大学科组,文理兼修
学生必须从以下6个学科组中各选一门课程(共6门):
-
语言与文学(母语研究,如中文文学)
-
语言习得(第二外语,如英语、法语)
-
个人与社会(历史、经济、心理学等)
-
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
数学(包括不同难度等级)
-
艺术(音乐、视觉艺术等,也可替换为其他学科)
每门课程分为SL(标准难度)和HL(高难度),学生通常需选择3门HL+3门SL。
2. 三大核心项目,培养综合能力
-
TOK(知识理论):探讨“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培养批判性思维。
-
EE(拓展论文):4000字独立研究论文,提前体验大学学术写作。
-
CAS(创造、行动、服务):课外实践模块,要求学生在两年内完成创意项目、体育活动和志愿服务。
注意:TOK和EE若未通过,学生将无法获得IB文凭!
IB课程五大教学行动,打造IB高分引擎
-
精准测评:科学诊断知识盲区,个性化定制学习方案
-
深度讲解:全方位无遗漏讲解知识点,打通学习堵点
-
靶向练习:独家研发教材配合分类题库,精准提升解题能力
-
实战考察:通过真题模拟查漏补缺,掌握真实水平
-
全程督导:教师全程答疑+自习监督,培养高效学习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