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课程的众多学科中, IB生物 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许多同学的心头好。它既不像数学那样抽象晦涩,又不像物理那样计算繁复,而是将严谨的科学逻辑与鲜活的生命现象紧密结合。但IB生物到底该怎么学?考哪些内容?如何高效备考?这篇攻略为你一一解答!
一、IB生物学什么?SL与HL的差异化挑战
IB生物的学习内容分为理论知识与实验课题两大板块,其中理论知识又细分为核心知识、提高知识和选修知识,不同课程难度差异显著。
1. 基础层:SL(标准水平)
SL课程聚焦基础理论,涵盖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进化和生物多样性、人体生理学六大核心模块。这些内容是生物学的“地基”,适合对生物感兴趣但暂未确定专业方向的学生,难度相对友好。
2. 进阶层:HL(高水平)
HL在SL的基础上深度拓展,新增核酸结构与功能、代谢与能量转化(细胞呼吸/光合作用)、植物生物学、遗传与进化进阶、动物生理学等提高知识模块。同时,所有学生(无论SL/HL)需从选修知识(神经与行为学、生物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生态保护学、人体生理学)中选一个主题深入学习——HL学生需在SL基础上额外掌握该主题的拓展内容。例如,选修“生态保护学”时,HL学生要研究更复杂的生态系统模型与保护策略。
总结:SL适合打基础,HL更适合目标生物相关专业的学生(如医学、生物科学),两者跨度较大,选课需结合自身能力与未来规划。
二、 IB生物 怎么考?笔试+实验的双重考验
IB生物的评估分为外部评估(笔试)与内部评估(实验操作),各占不同权重。
1. 外部评估(笔试,占76%)
-
试卷1(选择题):SL 30题(45分钟,20%),HL 40题(60分钟,20%),不允许使用计算器。主要考察基础概念与快速判断能力。
-
试卷2(简答题+拓展题):SL 1小时15分钟(32%),HL 2小时15分钟(36%),允许使用计算器。侧重知识应用与逻辑分析,如解释实验现象、推导生物学结论。
-
试卷3(数据分析+综合题):SL 1小时(24%),HL 1小时15分钟(20%),允许使用计算器。Section A考数据解读与简答,Section B为高阶综合题(如设计实验方案、讨论伦理问题)。
2. 内部评估(实验,占24%)
由任课教师评估,重点考查实验设计、操作规范、数据记录与结论分析能力。学生需完成独立实验项目(如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并撰写实验报告,展现科学探究素养。
在IB课程培训班型设置上,我们始终追求丰富多元,力求适配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况:
🔸先修班:提前打牢学科基础,后续学习之路更加顺畅
🔸培优班:深入挖掘学生的学科潜能,优势科目更加拔尖
🔸强化班:精准锁定薄弱环节,针对性突破学习瓶颈
🔸冲刺班:考前集中发力,提供高效实用的提分策略
不仅如此,我们还特意开设了CAS、TOK、EE论文专项辅导课程,从多个维度助力学生全方位攻克学术难点,让学习之路走得更平稳顺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