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课程大变革!6门变4门,2026年考生该如何自救?

时间:2025-10-20 10:04:58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重磅消息! 国际文凭组织IBO刚刚宣布了一项足以改变所有IB学生命运的课程改革方案。从2026年开始, IB课程 将从传统的6门必修课缩减为4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革,让无数正在备考或计划备考IB的学生和家长措手不及。

 

新政策到底改了什么?

 

IB课程 体系这次可谓是"大瘦身"。原先学生必须完成6门学科(3门高级+3门标准级)的要求,将被调整为只需完成4门学科(2门高级+2门标准级)。核心课程EE和TOK仍然保留,但CAS活动的要求可能会有所调整。

 

最令人震惊的是,这次改革并非简单的课程数量减少。IBO官方表示,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专注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避免过度分散精力。但问题是,这样的改变真的能让学习变得更轻松吗?

 

2026年考生面临的双重挑战

 

对于2026年参加大考的学生来说,这绝对是个"喜忧参半"的消息。课程数量减少意味着每门课的分量更重了,任何一门课的失误都可能对最终成绩造成更大影响。

 

更棘手的是,大学招生官们会如何看待这个变化?顶尖大学是否会对IB成绩提出更高要求?毕竟,当课程数量减少后,总分也从原来的45分变成了...等等,IBO还没公布新的评分体系!这种不确定性才是最让人焦虑的。

 

聪明学生的应对策略

 

别慌!虽然政策变了,但成功的法则从未改变。选课策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建议选择自己最擅长且与未来专业相关的两门HL课程,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含金量高"的科目。

 

时间管理将成为制胜关键。课程变少不代表可以松懈,相反,你应该把省下来的时间投入到更深入的专业学习或课外活动中。记住,大学看重的不仅是成绩单上的数字,更是你如何利用这些"多出来"的时间。

 

家长最关心的三个问题

 

"这样改革会不会影响孩子申请大学?"这是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短期内可能会有过渡期的混乱,但长远来看,大学会调整他们的录取标准。重要的是保持与目标大学的沟通,了解最新动态。

 

"孩子现在该不该转学其他课程体系?"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则不建议在高中阶段突然改变课程体系。适应新政策比适应全新体系要容易得多

 

"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过渡期?"最重要的是提供情感支持,而不是施加额外压力。考虑聘请专业的IB导师进行一对一辅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教育专家怎么看这次改革

 

多位国际教育专家认为,这次改革实际上是IB体系对当代教育趋势的回应。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深度学习比广度更重要。减少科目数量可以让学生在某几个领域达到更高的专业水平。

 

但也有批评声音指出,这可能削弱IB文凭的全面性优势。毕竟,IB之所以受到顶尖大学青睐,正是因为它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人才。现在这种优势还能保持吗?

 

你的下一步行动指南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是2026年IB考生,现在就该行动起来了!立即联系学校的IB协调员,了解具体实施方案。每所学校对新政策的解读和执行可能略有不同。

 

开始规划你的选课组合,考虑参加一些与未来专业相关的课外活动或竞赛。这些都将成为你申请大学时的有力补充材料。

 

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心态。改革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真正优秀的学生总能找到脱颖而出的方法。记住,危机中往往蕴藏着最大的机遇!

犀牛IB课程培训辅导

⭐名校头衔:犀牛授课教师均为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许多老师都是国内外知名学校毕业或者拥有留学背景。

精细化授课:增强学生知识理解;

⭐丰富的 IB课程教学经验,熟悉课程考点、题型及最新考试动态;

IB课程

IB课程

IB课程

IB课程先修班—20H:是牢记词汇/公式/知识点的阶段,通过对IB学科的基础知识地图进行梳理,让学生快速理解学科基本知识,培养科目兴趣。

IB课程培优班—40H:IB学科知识点细化讲解配合IB真题考题讲解,提升学员应对考试的能力,全面覆盖所有教材知识与试题类型。

IB课程强化班—20H: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同时,更强化构建IB知识体系。

IB课程冲刺班—10H:针对考纲、教科书上的例题以及历年IB考试真题进行总结,通过IB真题训练以及解题精讲,提升学生对考试题型的熟练程度以及对解题速度。

 

IB课程

 

▶课程类型:3-6人小班授课/一对一授课模式

▶授课模式:在线面授均可

▶授课语言:中英双语教学/纯英文授课

▶开设科目:主要开设有物、数、化、生、经、计算机等科目

 

犀牛国际针对不同IB课程学习阶段的同学,开始多个科目的培训课程,课程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大家可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IB课程

关键字:IB,IB课程,IB课程培训

推荐资讯
Contact Us
犀牛国际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43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