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部分的知识点较多且繁杂,涉及到的理解或计算层面可能较少,但是有较多需要大家进行背诵并默写运用的地方。那么本部分主要为大家梳理一下 IGCSE 化学部分需要进行记忆的重难点。
化学键的种类大家需要知道三个:ionic, covalent, metallic。
对于化学结构大家需要知道四种:giant ionic,giant covalent, giant metallic, simple covalent。
离子化合物(金属+非金属)具有ionic bonding和giant ionic structure,金属单质具有metallic bonding和giant metallic structure,石墨、钻石、二氧化硅具有covalent bonding和giant covalent structure,其余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非金属+非金属)具有covalent bonding和simple covalent structure。
同时也要从物质的性质,譬如导电性来判断物质结构:ionic compound在熔融或溶液状态下导电,金属在任何情况下都可导电,covalent compound除去石墨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导电。
摩尔计算的部分需要大家掌握摩尔和质量,摩尔和浓度,摩尔和气体体积的转变公式。
IGCSE化学大家需要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譬如物质质量,溶液浓度或体积,气体体积来进行选取公式的判断,同时注意物质发生反应的摩尔数和其在方程式中的系数成比例。
电解的重点是需要大家掌握电解产物的判断,分为熔融状态和水溶液状态下的离子化合物两种情况:
●对于熔融状态的物质而言,金属离子在cathode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金属单质,非金属离子在anode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非金属单质。
●对于溶液状态的物质而言,需要额外讨论水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的得失电子顺序。对于cathode,离子得电子的顺序是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逆转过来;对于anode,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如果溶液中存在硫酸根或者硝酸根,那么应该是溶液中的氢氧根失去电子形成氧气;如果溶液中存在卤素离子且浓度较低,那么应该是溶液中的氢氧根失去电子形成氧;如果溶液中存在卤素离子且浓度较高,则是卤素离子失去电子形成卤素单质。
这部分主要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平衡的两个特点: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另外一个是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分析:高压让平衡向气体分子数下降的方向移动,高温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首先大家要能够背诵1-4个碳原子的英文表示:1-meth,2-eth,3-prop,4-but。
其次大家要根据物质的结构进行物质的类型判断和命名:如果都是碳氢元素并且是单键则是alkane且物质的后缀是ane,如果都是碳氢元素但有一个双键则是alkene且物质的后缀是ene,如果具有OH则是alcohol且物质的后缀是ol,如果具有COOH则是carboxylic acid且物质的后缀是oic acid。
同时物质发生的反应类型需要进行区分:alkane和卤素单质反应是取代,alkene和氢气,溴单质,水蒸气的反应是加成,alcohol可以发生dehydration和oxidation,carboxylic acid会和金属单质反应生成氢气,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碳酸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类型称为中和。
记忆 IGCSE 化学的大量专业词汇是一项大挑战,光是元素周期表前20元素的英文就已经让很多学生很头疼,再加上基础
概念比较多,如果课堂不记笔记,课下想要再回忆起老师上课的内容就难上加难。自己重新看课件或者课本就要花上双倍的
时间,大大降低学习效率,也不利于培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相对于物理,数学,化学那就“文”了很多。老师的ppt、课本里的大段大段的英文都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复习欲望。课后
整理笔记不仅能及时复习上一堂课的内容,还能锻炼自己从大段文字提出重点的能力,而且对于以后大学的学习都是必不可
少的技能。等到最后的考前复习,只要一本笔记本就够了,告别厚重的教科书。
对于理科,练习是必不可少。整理完自己的笔记,趁热打铁再做几道分类练习题能让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同时熟悉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点来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