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CSE之所以一直被称为“黄金衔接课程”,不仅仅因为它是Alevel课程体系的衔接课程,也是衔接IB的课程,尤其对于想要冲刺名校的学生来说,IG成绩不可忽略。
那么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困扰的问题来了,IGCSE有哪些学科?IGCSE究竟该如何选课呢?本期超全IG选课攻略!快收藏~
IGCSE,全称为国际普通初级中学毕业文凭(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适合14至16岁学生。
IG的学制通常有1年制和2年制,前者对应国内高一的水平,后者对应国内初三、高一的水平。IG课程旨在为学生高中最后两年学习A-Level或IB课程奠定基础。
IGCSE在国内一共有三大考试局,分别是CAIE、爱德思、牛津AQA(每个国际学校采用的考试局不同)。
这3大考试局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国内的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
IG不同考试局有不同的教材和考卷,但总体知识点和难度基本是一样的,成绩同样有效!
IGCSE课程一共有70多门课,其中有30多门语言类学科,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型。
首先我们要知道,IGCSE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对于所有IGCSE同学,都必须学习数学,英语和科学三门选修课程。
英语包括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学(部分学校不要求学习英语文学),科学科目由生物,物理和化学构成,同学们至少学习并拿到两门IGCSE科学科目证书。
也就是说,IGCSE至少需要选择5门基础科目。
在此基础之上,需要在设计类、社科类、艺术类等学科分类下进行选修;
选修课程方面,有三个基本原则:
-
选择与理想专业高度相关的学科。比如大学想学习音乐这种艺术学科,则在IGCSE时期选择音乐学科是有一定必要的。
-
选择高分率较高的学科。相比英语文学,数学这种难度较高的学科,中文,历史,宗教研究更容易拿到高分,像中国学生学习中文科目也有着一定优势。
-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有兴趣才有动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科目,会有更多的学习动力!
也就是说,最少应保证学习5-6门IGCSE科目,一般情况下的学生选课数量在6-10门之间。
如果对理工科兴趣浓厚,可选择物理、生物或化学,数学和附加数学都是必选科目;
对生命科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生物。
由于IGCSE选课最低需选5门课,可搭配人文或语言类学科,如地理、法语等。
多数大学专业仅对IGCSE数学和英语语言学科有特定要求(这两门是IGCSE必修课),其余科目可自由选择。
多数IGCSE学生对未来申请专业方向较模糊,这种情况下,建议选择多领域科目,为未来留足选择空间。
可以考虑那些历年A*率较高的科目部分小语种进行IGCSE选课,如西班牙语或德语,虽学习耗时较
长,但对语言能力强的学生而言,A*率往往较高。
对中国学生来说,物理、国际数学和化学等理科科目,A*率相对较高,也是热门选择。
中国学生选择较多的IGCSE课程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