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 IGCSE,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过渡课”“衔接课”。其实,它更像一把钥匙:只有先转动它,才能打开 A-Level、IB 乃至世界名校的大门。今天,我们就用一篇长文把 IGCSE 的前世今生、学制差异、选课逻辑一次讲透。
一、IGCSE 是谁?为什么人人都要学? 全称 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中文叫“国际普通中等教育证书”。它由剑桥国际考试局(CIE)首创,目前已被 160 多个国家、5000 多所学校采用。 • 年龄定位:14–16 岁,相当于国内初三到高一。 • 功能定位:A-Level、IB、AP 的“前置副本”。 • 课程容量:传统学制 2 年,学生通常修读 8–10 门课。 一句话总结:没有 IGCSE,就没有后续两年 A-Level 或 IB 的“高阶战场”。
二、国内国际学校怎么读?一年制 VS 两年制 国内学校把 IGCSE切成两条赛道:一年制“速成班”和两年制“标准班”。两者没有优劣,只有匹配度。
-
一年制 IGCSE:给“学霸”开的快车道 • 适合人群:基础扎实、英语流利、目标明确。 • 节奏:9 月开学,次年 5/6 月大考,一口气学完 7–9 门课。 • 课程特点:必修课占比高,物理、化学、经济常被列为“硬指标”。 • 衔接去向:多数 IB 体系学校用一年制 IGCSE 当“Pre-IB”,也有 A-Level 学校直接对接 AS。 一句话:时间短、任务重,适合“跑得快”的孩子。
-
两年制 IGCSE:给“探索者”修的稳健路 • 适合人群:基础一般、刚转轨、需要适应全英文课堂。 • 节奏:两年学完,第一年广撒网,第二年聚焦 6–8 门考试。 • 课程特点:科目多、选课自由,学生可以试错、换课、补基础。 • 衔接去向:A-Level 或 IBDP 的“地基”打得又宽又厚。 一句话:时间宽裕,适合“想得多”的孩子。

一年制和两年制没有好坏之分,家长可以根据学生基础进行选择。
一年制
时间较短,节约时间,但是对学生的基础要求较高,开设课程一般也较少。
两年制
时间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衔接国际课程,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尝试更多课程,为后面的A-level选课打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