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入国际学校的你是不是也困惑过: 👉 IGCSE到底学什么? 👉 为什么孩子要选这么多科目? 👉 哪些科目更值得投入精力?
别担心!这篇文章用最简单的方式带你快速了解IGCSE课程全貌——从科目设置到选课策略,帮你避开常见误区,让孩子在国际教育起点就赢在起跑线!
一、什么是IGCSE?它真的重要吗?
IGCSE(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中文常译为“国际普通中等教育证书”,是英国剑桥考试局推出的全球通用中学课程体系,面向14–16岁学生(相当于国内初三至高一),被全球16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校广泛采用。
📌 它不是“随便考考”的过渡课,而是:
- A-Level、IB课程的“黄金跳板”;
- 大学申请的重要参考依据(尤其牛津、剑桥等G5院校);
- 学生学科兴趣探索和能力验证的关键阶段。
二、 IGCSE都有哪些科目?分类一目了然!
IGCSE提供超过70门学科,涵盖六大领域,满足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需求:
类别 |
典型科目 |
适合人群 |
核心必修 |
英语(第一/第二语言)、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任选2–3门) |
所有学生必修,奠定基础 |
人文社科 |
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 |
对商科、政治、社会学感兴趣的学生 |
艺术设计 |
音乐、美术、戏剧、设计技术 |
有创意表达倾向的学生 |
语言类 |
中文、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等 |
拓展语言优势或保持母语能力 |
计算机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数字通信 |
偏向科技、工程方向的学生 |
💡 提示:英语和数学是所有学生的“硬通货”,无论未来走哪条路都不可忽视!
三、IGCSE怎么选科?3个关键原则教你避坑!
很多学生和家长容易陷入“多选=好”的误区,其实科学选课才是王道!
✅ 原则1:先明确目标,再定方向
- 想学医学 → 必选生物 + 化学 + 数学;
- 计划读商科 → 经济 + 数学 + 英语;
- 热爱艺术 → 美术 + 戏剧 + 英语文学;
- 准备申请牛剑 → 可适当增加选修数量(如9–10门),但必须保证每门成绩稳定。
✅ 原则2:结合自身优势,合理搭配难度
- 数理强的学生可挑战物理、化学、进阶数学;
- 英语好的学生可尝试英文文学、历史写作类科目;
- 切忌盲目堆砌“硬核科目”(比如物理+化学+数学+经济),容易导致压力过大、成绩下滑。
✅ 原则3:预留空间,为A-Level做准备
部分A-Level科目(如物理、化学、经济学)要求你在IG阶段修过对应课程。 ✅ 如果你想学A-Level物理,IG就必须学过物理或综合科学(Combined Science)!
四、 IGCSE选几门合适?人数建议来了!
学生类型 |
推荐科目数量 |
说明 |
普通学生 |
6–7门(3门必修+3–4门选修) |
平衡学业压力与成绩表现 |
冲刺顶尖名校(如牛剑、LSE) |
8–10门 |
成绩稳定前提下,展示全面能力 |
英语薄弱者 |
控制在6门以内,优先选ESL |
避免因语言拖累整体GPA |
📌 小贴士:IGCSE不是“卷数量”,而是“拼质量”。选得精,才能打得稳!
写在最后:选对科目 = 走对路子!
▶支持考试局:CIE、爱德思、AQA
▶开设班型:3-6人班,1v1
▶课程模式:线上/线下同步开课,课程可回放学习
▶授课语言:中英双语授课/纯英文授课均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