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CSE 选科中,生物几乎是“必选项” ——尤其对计划申请英国名校的学生来说,它不仅是热门学科,更是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但很多学生发现: 👉 “课本内容好像都学过,怎么考起来却一头雾水?” 👉 “明明知识点熟悉,答题却拿不到高分?”
其实,IG生物和国内生物的区别,远不止“用英文上课”那么简单!
🔍 一、内容广度与深度完全不同
- 国内生物:偏重记忆和应试,知识点相对集中。
- IG生物:覆盖21章、86个核心知识点,从细胞结构到人体系统,再到生态与遗传,几乎囊括初中到高中全部内容,且更强调理解+应用。
比如: ✅ 国内只讲“光合作用”,IG还要你分析影响因素、设计实验验证; ✅ 国内说“免疫系统功能”,IG则要求你能区分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并联系实际案例(如疫苗)。
💡 对体制内学生来说,很多知识是熟悉的,但学习逻辑和考试方式完全不同,必须重新适应!
🧠 二、 IGCSE 考试模式差异大,技巧决定成败
| 方面 |
国内生物 |
IG生物 |
| 考查重点 |
记忆为主 |
理解+分析+实验设计 |
| 题型特点 |
填空/选择/简答 |
图表题、实验分析题、长篇论述题 |
| 评分标准 |
标准答案明确 |
强调逻辑清晰、术语准确 |
⚠️ 很多学生卡在“会做不会写”——不是不会,而是不懂IG的答题套路!
✅ 三、高效备考建议(3步冲A指南)
1️⃣ 建立完整知识框架
哪怕基础好,也要花时间梳理章节逻辑,把零散知识点串成体系(比如“消化系统→营养吸收→能量转化”这条线)。 📌 推荐用思维导图整理,帮助形成“生物思维”。
2️⃣ 主动扩充专业词汇
IG生物全英文考试,术语不熟=看不懂题! ✅ 每天背5个高频词(如photosynthesis, osmosis, enzyme)+看英文视频加深印象。 ✅ 把错题本上的术语标红,反复记忆。
3️⃣ 多练真题+模拟答题
别只刷题,要模仿评分标准写答案:
- 实验题:先写假设 → 再列变量 → 最后解释结果
- 分析题:结合图表数据 + 用术语说明因果关系
📌 建议每周完成1套真题限时训练,逐步掌握节奏。
✅ 总结一句话:
IGCSE 生物不是“换语言学旧知识”,而是用新方式重新理解生命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