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正在备战 IGCSE 的同学来说,数学始终是绕不开的 “重头戏”—— 不管未来要走 ALevel 还是 IB 体系,扎实的 IGCSE 数学基础都是后续学习的 “敲门砖”。可很多同学明明知识点都懂,考试分数却总不理想:明明觉得能拿高分,出分后却差了一截;明明思路没错,却因为小失误丢了不该丢的分。其实,IGCSE 数学想稳冲 A*,关键不仅是 “学会”,更要 “避开陷阱”。今天这篇避坑指南,就帮你揪出那些容易忽略的失分点,让分数再上一个台阶!
一、第一关:审题陷阱 —— 别让 “小细节” 毁了好思路
很多时候,IGCSE 数学丢分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栽在了 “没看清题” 上。这两个审题坑尤其要注意:
题目要求用 “厘米” 作答,却习惯性写了 “米”;把不等式里的 “<” 看成 “>”,导致整个解题方向出错 ——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往往直接让答案 “归零”。
避坑对策:读题时用荧光笔或铅笔圈出单位(如 cm、m、kg)、符号(如≤、≠、√)和关键词(如 “至少”“最多”“不正确的是”),动笔前花 3 秒再确认一遍,避免 “会做却错”。
IGCSE 数学评分很看重逻辑推导,哪怕最终答案正确,若缺少关键步骤(比如没写公式、跳过中间化简过程),也会被扣分。不少同学觉得 “步骤麻烦”,结果明明会做,却因为 “过程不完整” 丢了分。
避坑对策:严格按照 “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得出结论” 的流程书写,每一步都清晰呈现。比如解代数题时,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 等步骤都要写全,既方便自己检查,也能让阅卷老师看清思路。
二、第二关:书写规范 —— 细节决定分数上限
IGCSE 数学答题不仅要 “做对”,还要 “写对”,规范的书写能帮你稳稳抓住 “过程分”:
题目若明确要求 “保留两位小数”,就不能只保留一位;要求 “用分数表示”,就别写成小数 —— 哪怕数值正确,不符合格式要求也会失分。答题前先圈出精度要求,写完后对照检查。
几何题计算面积或体积时,忘记带单位(如 cm²、m³);代数题从题目直接跳到答案,省略中间关键推导 —— 这些都是常见的 “规范失分点”。
记住:解答题要 “步步有依据”,几何题写完结果后务必补单位,代数题每一步变形都要标注依据(如 “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让解题过程一目了然。
三、第三关:时间管理 —— 别让 “难题” 占用 “易题” 时间
IGCSE 数学考试时间有限,不少同学因为 “死磕难题”,导致简单题没时间做,最后总分不理想。合理分配时间,才能最大化得分:
拿到试卷后,先花 3 分钟快速翻看所有题目,标记出 “有把握的题”“需要花时间的题” 和 “可能难的题”,优先做分值高、自己擅长的大题,确保核心分数到手。
最后 5 分钟别再攻克难题,重点检查 “容易出错的细节”:单位是否正确、符号有没有看错、填空题精度是否达标、解答题步骤是否完整。很多时候,这 5 分钟能挽回 5-10 分的潜在失分。
四、第四关:错题复盘 —— 把 “丢分点” 变成 “得分点”
想要持续提分,错题复盘比盲目刷题更有效。建立专属错题本,按 “错误类型” 归类,才能针对性改进:
把错题按 “计算失误”“公式混淆”“审题错误”“书写不规范” 等类型分类,比如 “因忽略单位丢分”“因公式记错导致解题错误”,每道错题旁标注错误原因。
模考后用红笔标出所有 “粗心失分点”,找到自己的 “老毛病”(比如总忘带单位、总跳步),然后集中 1-2 天专项练习对应题型。比如经常在几何题单位上出错,就集中练 10 道几何题,刻意关注单位书写,直到形成习惯。
犀牛IGCSE课程辅导,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备考支持:
【课程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