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 上海三公学校,光知道学校特色还不够,必须吃透招生规则、数据和时间线。每年都有家长因错过关键节点或准备方向跑偏而遗憾落选。本文整理了 2025 年最新招生信息和备考重点,帮你精准规划。
先看一组 “扎心” 数据,感受下三公的竞争强度:
从数据看,浦外的总录取率相对最高,但也仅 4.3%,意味着 23 个报名者中仅 1 人能最终上岸。而拿到 “面单”(即通过初审进入面谈)是第一道坎,上实的网申到面单通过率仅 11%,比最终录取还难。
关键结论:网申材料的质量至关重要,必须精准匹配学校偏好,才能从万人中突围拿到面单。
上海三公学校的招生流程高度一致,可概括为 “网申→初审→面谈→录取”,时间集中在每年 4 月:
- 4 月初:三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开通网申通道(上外附中、上实通常在同一周开启,浦外稍晚 1-2 天)。网申时间窗口很短,通常仅 5-7 天,需提前准备材料。
- 4 月中旬:网申截止后,学校进行初审(约 1 周),通过者会收到 “面单”(短信或邮件通知)。
- 4 月下旬:集中进行面谈(三校面谈时间可能重合,需提前抉择),面谈形式为 “分批分组”,避免学生作弊。
- 5 月初:公布录取结果,部分学校会电话通知,需保持手机畅通。
注意:2025 年因政策微调,面谈时间比往年提前了 5 天,建议家长从 3 月起就密切关注学校官网和官方公众号,避免错过报名。
初审的核心是 “筛选出符合学校定位的孩子”,网申材料需突出三大板块:
-
学术能力证明:
- 数学:AMC8 成绩(前 1%> 前 5%> 参与奖,上实尤其看重)、校内数学竞赛获奖证书。
- 英语:小托福 / 托福 Junior 成绩(850 + 是竞争力线)、KET/PET 证书(FCE 更优)、英语演讲 / 辩论获奖经历。
- 校内成绩:4-5 年级的成长手册(“全优” 是基础,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三好学生等荣誉。
-
特长与创新能力:
- 科创:编程等级证书(如 Scratch 三级以上)、“雏鹰杯”“上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等竞赛奖项(市级以上加分明显)。
- 其他:乐器考级(八级以上)、体育竞技获奖(如围棋段位、游泳达标)等,体现综合素质。
-
个人陈述:
- 500 字以内,简洁说明 “为什么适合这所学校”,需结合学校特色(如报考上外附中可提对小语种的兴趣,报考上实可讲对科学的热爱),避免泛泛而谈。
技巧:材料按 “重要性排序”,核心证书扫描清晰放在前面;同一类奖项只放最高级别的
犀牛深耕上海三公学校备考领域,独创"竞赛+语言+科创"三维培养体系,助力学员在斩获名校offer的同时实现思维能力的跃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