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届上海三公避坑!犀牛全年时间轴,从规划到上岸不踩雷

时间:2025-10-16 13:49:39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26 届上海三公(上外附中、浦外、上实)备考,家长最怕 “踩坑”:明明花了时间,却因误判政策、选错方向、漏做准备,错过上岸机会。其实很多坑早有预警!犀牛结合往年家长的 “踩坑案例”,整理出三公专属全年时间轴,每个阶段都标注 “必避的坑 + 正确做法”,帮你从规划到上岸,每一步都走对,不做无用功!
http://www.x-new.cn/

一、2024 年 9-12 月:基础蓄力期 —— 避 2 个 “认知坑”,不跑偏方向

这个阶段最容易因 “认知错误” 走弯路,时间轴帮你提前避雷:
  1. 避 “盲目冲杯赛” 的坑:不是所有杯赛都对三公有用
很多家长以为 “杯赛越多越好”,甚至让孩子同时冲 3-4 个杯赛,结果精力分散、效果差。其实三公更看重 “高含金量、适配性强” 的杯赛,比如数学类的 “亚太杯(小学组)”“思维 100 评测”,英语类的 “KET/PET”,其他小众杯赛对三公录取帮助极小。
正确做法:9 月用犀牛 “三公杯赛清单”,锁定 1-2 个高适配杯赛;10-12 月每天花 30 分钟针对性刷题,比如冲 KET 就练 “英文阅读 + 听力”,冲思维 100 就练 “数字推理 + 几何计数”,不贪多求全。
  1. 避 “忽视语言积累” 的坑:三公英语不只是 “会做题”
不少家长把英语备考等同于 “刷语法题、背单词”,却忽略三公面谈中 “英文表达、语感” 的考察 —— 比如上外附中常考 “英文看图说话”“英文对话”,浦外会让孩子 “朗读英文段落并翻译”,这些都需要长期积累,不是短期刷题能提升的。
正确做法:每天 15 分钟 “英文输入”(听绘本音频、看英文动画片段),每周 2 次 “英文输出”(让孩子用英文描述日常、复述绘本故事),12 月前完成 “小学阶段核心英文词汇” 积累,为后续面谈打基础。

二、2025 年 1-3 月:核心备考期 —— 避 3 个 “备考坑”,不做无用功

这个阶段是三公备考的关键期,却容易因 “方法错” 浪费时间,时间轴帮你精准避坑:
  1. 避 “刷通用面谈题” 的坑:三公面谈有专属 “题型偏好”
很多家长用 “普通民办校面谈题” 给孩子练习,比如反复练 “为什么选我校”“你的优缺点是什么”,却忽略三公更侧重 “思维、语言、综合素质” 的特色题型 —— 比如上海实验常考 “数学思维题(如找规律填数)”,上外附中会让孩子 “即兴英文演讲(如‘我的理想’)”。
正确做法:1 月用犀牛 “三公近 3 年面谈真题汇编”,按 “学校分类” 练习:冲上外附中就重点练 “英文表达类题”,冲上海实验就重点练 “思维类题”;每道题练完后,对照 “三公评分标准”(如表达流畅度、思维逻辑性)批改,不盲目刷通用题。
  1. 避 “简历‘堆经历’” 的坑:三公简历要 “精准适配”
有些家长把孩子的所有经历都堆进简历,从 “幼儿园获奖” 到 “兴趣班证书”,满满 2 页纸,却没突出 “适配三公的优势”—— 三公更关注 “语言能力(如英文证书)、思维素养(如杯赛成绩)、综合素质(如科创、志愿活动)”,无关经历只会让招生老师抓不住重点。
正确做法:2 月按 “犀牛三公简历模板” 整理:只保留 “4-5 年级的核心经历”,用 “数据 + 成果” 呈现,比如 “2024 年 11 月获 KET 优秀等级”“2024 年 12 月获校级思维竞赛一等奖”;控制在 1 页内,重点信息(如杯赛、英文成绩)加粗,让简历 “精准戳中三公需求”。
  1. 避 “忽视‘思维表达’” 的坑:三公不只考 “会不会”,更考 “能不能说”
很多家长让孩子练思维题时,只关注 “答案对不对”,却忽略三公面谈中 “要说出解题思路”—— 比如上海实验会让孩子 “边做边讲”,上外附中会追问 “你为什么这么想”,如果孩子只会做题不会说,即使答案对了也难拿高分。
正确做法:3 月练思维题时,要求孩子 “先讲思路再写答案”,比如 “这道题我先看图形规律,发现每次增加 2 个三角形,所以第 5 个图形有 11 个”;家长记录 “表达漏洞”(如 “思路跳跃”“用词不清晰”),针对性改进,让孩子既能做对又能说清。

三、2025 年 4-5 月:报名面谈期 —— 避 3 个 “流程坑”,不浪费机会

这个阶段节奏紧、节点多,最容易因 “流程失误” 错失机会,时间轴帮你避坑:
  1. 避 “错过三公报名时间” 的坑:三公报名比普通民办校早,且不等人
很多家长按 “普通小升初节奏” 准备,以为 4 月底才报名,结果错过三公 4 月中上旬的报名时间 —— 三公报名周期短(通常仅 5-7 天),且不补报,一旦错过就没机会。
正确做法:4 月初开始,每天查看 “三公官网 / 官微”(上外附中、浦外、上海实验官方平台),或关注犀牛 “三公报名提醒”;报名通道开启后,24 小时内完成信息填写,避免 “最后一天系统卡顿” 提交不了。
  1. 避 “报名材料‘缺漏 / 不合规’” 的坑:三公对材料要求更严格
有些家长准备材料时 “敷衍了事”,比如上传的杯赛证书模糊、成绩单没盖学校公章,结果因材料不合规被驳回 —— 三公审核比普通民办校严格,材料缺漏或不合规会直接影响报名资格。
正确做法:4 月报名前,按 “犀牛三公报名材料清单” 准备:①户口本(户主页 + 孩子页)扫描件(清晰无反光);②4-5 年级成绩单(盖学校公章,拍照时拍全边角);③杯赛证书 / 英文证书(扫描件,命名格式为 “学校 - 姓名 - 证书名称”);准备好后,让家人再核对 1 遍,确保 “无缺漏、合规”。
  1. 避 “面谈‘临时抱佛脚’” 的坑:三公面谈需要 “状态适配”
有些家长以为 “面谈前刷几套题就行”,却忽略孩子的 “状态调整”—— 三公面谈多为 “多轮次、高强度”(如上午英文面谈、下午思维测试),如果孩子没提前适应 “面谈节奏”,容易出现 “紧张忘词”“精力不集中” 的问题。
正确做法:5 月面谈前 2 周,参加 “犀牛三公模拟面谈”(还原真实流程:候场、分组、多轮测试);每天模拟 1 次 “面谈状态”:比如上午 9 点 - 11 点练 “英文表达”,下午 2 点 - 4 点练 “思维题”,让孩子的精力和状态适配面谈时间;面谈前 1 天,不刷难题、不熬夜,让孩子保持轻松心态。

四、2025 年 6-7 月:录取衔接期 —— 避 2 个 “衔接坑”,不浪费前期积累

无论是否录取,这个阶段都容易因 “规划错” 浪费机会,时间轴帮你避坑:
  1. 避 “录取后‘躺平’” 的坑:三公学习节奏快,衔接不好易掉队
有些家长以为 “考上三公就万事大吉”,让孩子整个暑假玩过去,却忽略三公的 “学习强度”—— 比如上外附中初一就要学 2 门外语,上海实验的数学进度比普通校快 1 倍,没提前衔接的孩子容易跟不上。
正确做法:6 月录取后,用 “犀牛三公衔接资料包”:英语提前学 “初中牛津教材前 2 单元”,数学预习 “有理数、代数式”,每天学习 1.5 小时;培养 “自主学习习惯”(如每天规划学习任务、记笔记),适配三公的学习节奏。
  1. 避 “未录取后‘慌神’” 的坑:及时切换赛道,不浪费备考积累
有些家长没被三公录取后,慌慌张张 “临时找校”,却忘了孩子前期的备考积累(如杯赛成绩、英文能力)在普通民办校 / 公办校中依然有优势 —— 盲目 “降档” 选校,反而浪费孩子的实力。
正确做法:6 月未录取后,1 周内完成 “赛道切换”:用前期准备的简历,投递 “普通民办校补录”(关注犀牛 “民办校补录信息”);若走公办校,整理好 “验证材料”(成绩单、户口本等),按普通小升初流程参加公办验证,充分利用前期积累,不慌不忙选到合适的学校。

关键字:三公,上海三公,三公学校,三公真题,三公备考

推荐资讯
Contact Us
犀牛国际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43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