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三公学校(上外附中、浦外、上实)作为家长眼中的 “牛校”,招生流程和选拔标准都有独特性,盲目备考很容易走弯路。这份指南从 “招生特点” 切入,帮你摸透学校偏好,再搭配分阶段备考规划,让上岸更有方向!
一、先搞懂:上海三公学校的 3 个核心招生特点,避免备考偏离方向
三公学校选拔不看学区、不搞摇号,核心看 “学生综合能力”,这 3 个特点必须先吃透:
虽面向上海所有适龄学生,但更青睐 “有学科特长 + 语言优势” 的孩子,比如上外附中侧重英语能力,上实看重理科思维,浦外兼顾语言与综合素养,备考时需结合目标学校侧重发力。
- 2. 选拔流程:“材料初审 + 综合测评”,无笔试但有 “能力考察”
初审看成长手册(4-5 年级全优优先)、获奖证书(学科类、语言类奖项加分);综合测评不考课本知识,多通过 “面谈 + 活动” 考察能力,比如上外附中会测英语听说、小组合作,上实会测逻辑推理、创新思维。
- 3. 核心考察:“语言能力 + 思维逻辑 + 综合素养”,缺一不可
英语是共性重点(听说读写全维度,难度超校内),数学侧重逻辑推理(非难题计算,而是图形规律、应用题思路),同时看重孩子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小组活动中表现占比不低)。
二、再规划:分 3 阶段备考,从低年级到冲刺,步步踩准重点
备考不是临时抱佛脚,建议从 3-4 年级开始铺垫,分阶段突破:
- 1. 低年级铺垫期(3-4 年级):打基础,养习惯
重点做 2 件事:① 强化英语能力,每天保证 30 分钟英语阅读(读分级读物如《牛津树》高阶、《书虫》),练听力(听 BBC Kids、英语动画),积累词汇和语感;② 培养数学思维,通过趣味题(数独、逻辑推理游戏)锻炼观察力和解题思路,不盲目刷题。
- 2. 高年级强化期(5 年级上学期):补短板,备材料
① 针对性补能力:英语弱就集中练听说(用 “跟读 + 复述” 提升表达),逻辑弱就练简单奥数(侧重应用题、图形题);② 准备初审材料:整理 4-5 年级成长手册(确保全优,若有良需补说明),重点申报 1-2 个权威比赛(如英语之星、数学大王,获奖能提升初审通过率)。
- 3. 冲刺期(5 年级下学期,考前 2-3 个月):模拟测评,练心态
① 按目标学校题型模拟:比如针对上外附中,找往年面谈真题练英语问答、小组讨论;针对上实,练逻辑推理题(如数字规律、图形拼接);② 练 “临场表现”:教孩子礼貌表达、主动思考,比如被提问时先理清思路再回答,小组活动中积极但不抢话。
三、避坑提醒:这 2 个备考误区别踩,否则白费功夫
三公不考课本内容,死刷校内习题没用,重点练 “听说表达、逻辑思维、合作能力”,比如让孩子每天讲一道数学题思路,锻炼表达。
三公所侧重不同,同时备考 3 所会分散精力,建议先确定 1 所核心目标校,按其偏好针对性准备,比如冲上外附中就多练英语,冲上实就多练逻辑。
总结:三公备考的核心 ——“摸透偏好 + 早规划”
想进三公,先搞懂学校要什么,再按 “铺垫 - 强化 - 冲刺” 节奏备考,不盲目跟风、不临时抱佛脚,才能让孩子更从容地应对选拔。
如果需要《上海三公学校往年测评真题 + 备考资料包》,私信回复 “三公备考”,帮你快速获取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