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觉得上海 三公备考难,其实是没理清 “该抓哪些科目重点”“时间该怎么分配”—— 盲目刷题、不分轻重,自然效率低。这份规划把 “科目重点” 和 “时间安排” 拆解得明明白白,帮你避开 “学错方向、浪费时间” 的坑,备考更有条理!
一、先抓核心:3 大科目备考重点,不做无用功
三公选拔围绕 “英语、数学、综合素养” 展开,每个科目都有明确重点,抓准了就能事半功倍:
- 1. 英语:重点突破 “听说读 + 话题表达”,难度超校内但不超纲
① 听:练 “日常对话 + 短文理解”,素材选《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听力、英语动画片段(如《小猪佩奇》高阶),每天 15 分钟,听完能复述关键信息;② 说:聚焦 “校园、生活、兴趣” 话题(如 “介绍你的学校”“最喜欢的季节”),每周练 3 次,要求分 2-3 点说,不卡顿;③ 读:读《牛津树》10-12 级、《书虫》简易版,每天 20 分钟,能读懂大意并回答简单问题(如 “故事里的主角做了什么”);④ 不建议背超纲词汇(如四级词汇),重点记 “校内拓展词汇”(如学科相关词汇 maths competition、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 2. 数学:重点练 “逻辑推理 + 应用题思路”,不考复杂计算
① 逻辑推理:主攻 “图形规律、数字找规律、简单排列组合”(如 “1,4,9,16,? 找规律”“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下一个是什么”),每周练 2 次,每次 10 分钟,要能说清规律;② 应用题:练 “生活场景题”(如 “小明买文具,带了 50 元,买笔花 15 元,买本子花 10 元,还剩多少”),不练超纲奥数(如复杂行程问题),重点是 “理清解题步骤,用语言表达思路”。
- 3. 综合素养:重点练 “表达 + 合作 + 应变”,测评现场占比高
① 表达:练 “清晰回应问题”,比如被问 “为什么想上这所学校”,能说 “因为学校英语氛围好,我喜欢和同学一起讨论英语话题”;② 合作:玩 “小组拼图、分工做事” 游戏,练 “听从安排、主动分享”;③ 应变:教孩子 “没听懂问题不慌”,可以说 “老师,我没太听清,能再讲一遍吗”,避免沉默或乱答。
二、再定节奏:分 “周 / 月” 时间安排,每天不用花太多时间
备考不用占用全部课余时间,每天 1-1.5 小时足够,关键是 “规律坚持”:
① 周一、三、五:英语(15 分钟听 + 20 分钟读 + 15 分钟说);② 周二、四:数学(10 分钟逻辑题 + 15 分钟应用题思路练);③ 周六:综合素养(30 分钟小组游戏 / 表达练习);④ 周日:复盘(20 分钟回顾本周学的内容,比如复习英语话题、数学规律)。
① 第 1-2 个月(基础期):英语能流畅读短文、说简单话题;数学能解基础逻辑题;② 第 3-4 个月(强化期):英语能复述听力内容、说稍复杂话题(如 “我的周末计划”);数学能说清应用题解题思路;③ 第 5-6 个月(冲刺期):按目标校题型模拟(如练上外附中英语面谈、上实逻辑题),每周 1 次模拟,每次 30 分钟。
三、避坑提醒:这 2 个时间 / 科目误区,越踩越难
- 1. 别 “只堆时间不重质量”:比如英语听 1 小时却不复述,不如听 15 分钟并复述有效;
- 2. 别 “偏科只学英语”:数学和综合素养同样影响测评结果,比如上实逻辑题答不好,再强的英语也难上岸。
总结:三公备考不难,“抓对重点 + 合理安排时间” 是关键
不用盲目刷题、不用熬夜学习,按科目重点针对性练,按周 / 月规律推进,孩子既能打好基础,又不会太累。记住:高效备考比 “耗时间” 更重要!
如果需要《上海三公各科重点题库 + 每周时间安排表模板》,私信回复 “三公时间表”,帮你直接落地执行! |